第20章 菜市场赌神(3/4)
得真有水平啊。
问对了问题,问题就解决了一半。
父亲没问怎么把鸭烧好,而是问怎么让顾客认可。
乾阳觉得父亲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
看来父亲明白品牌效应和精益求精的大致意思了。
乾阳心里暗笑:考我是吧?看我怎么震惊你。
他咳了一两声,清了清嗓子,开始滔滔不绝:
“爸,你听我说,我还真有几个不成熟的法子。”
“有个叫查尔斯的鹰国心理学家,自称美食物理学家。”
“他说,影响对味道感知的,主要有三个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预期。”
“人对食物味道的预期,并不是从入口时刻才开始,而是从你准备吃它时就有了。”
“比如吃盐,你的预期是咸,若吃到甜味,就没达到预期,你会觉得,这糖不好吃。”
“并非甜味不好吃,而是没达到你的预期,所以你主观上觉得不好吃。”
“说白了就是要做好预期管理,比如给烤鸭取个特征全写在名字上的名字。
比如,功夫烤鸭;用杉木烤的就叫,杉木烤鸭等。”
“第二个因素,是专属感。”
“一个食物若成为某个人的专属,那这人大概率会觉得更好吃。”
“就像奶奶知道我喜欢吃蛋炒饭,她会在晚饭时专门为我故意多下点米。
专门为我留冷饭,我就觉得这是世上最好吃的蛋炒饭,连米其林三星主厨都比不上。”
“我们以后开烤鸭店,顾客点菜时记住他们名字,上菜时餐具上写上顾客名字,也可能让顾客觉得烤鸭更好吃。”
“第三个因素,是五感。”
“除味觉外,视觉、嗅觉、听觉、触觉营造的氛围也很重要。”
“用粉色甜酱,把烤鸭拼盘摆得漂亮些。”
“现场把刚出炉冒着热气的烤鸭端到桌上,当场分食,刺激顾客视觉、嗅觉。”
“放点烤鸭起源时期的古典音乐,增加顾客食欲。”
“把鸭皮做脆,让顾客咬时能发出声音。”
“这些都能让顾客觉得食物更美味。”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