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章 分工合作(1/8)
制茶叶分工,求其效率,事半功倍,放之于百业皆可。
故促成“儒商”,为天下商人之师。
——《百业史书:商君史》
大昌的商业简直愚钝。
一首诗,一把折扇,从巴城传到长安,比人走得还快。一把实用的椅子,几个月了,还在姑苏城徘徊。手套流传的速度倒快一些,但传到长安之后,全以美为主,完全忘了这是可保暖之物。
这真是一个诗情画意的时代。
秋雨细细的,凉凉的,袁天青乘车来到郊外,一座荒山边。
那山上种着一些茶树——
并不成系统,夹在石头、野藤之间的,有一些野茶树,产茶的数量不高,质量尚可。是李之宜从皇家田园里挑的一块。
袁天青到的时候,王福春找的工匠也到了一些。
士农工商,在这个官商勾结的年代,工人过得挺苦的。低头哈腰地站着。
袁天青将雨伞丢回车上,站在雨中,说:“都别紧张。往后大家只要认真干活,别的都好说。雨不大,大家不要那么严肃。”
一个老工匠带头说:“小的不敢。”
袁天青知道,这是时代的原因,并不强求,他问:“老人家怎么称呼?”
老工匠说:“小的姓宋名台,同行们抬爱,都称呼小的宋老头。”
袁天青称呼道:“宋老头未免太不尊敬,您老年纪大,在下称您宋老伯如何?”
宋台诚惶诚恐,“万万不敢当。”
“没什么不敢当,以后还要仰仗您老。”袁天青止住宋台恩谢的跪,别的工匠不顾地上的水,穿着蓑衣跪下了,他一个人搀扶不过来。于是可知,这里的工匠平时过得多没有尊严,以至于稍有点好颜色,便千恩万谢。他来不及感慨,扶起了众人,诚心诚意交代道,“大家听在下说,在下要在这里建一座茶园,首先要建员工的房屋,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咱们靠山建房,基础就用石头。搬石头的工人在下来找,请诸位选一个合适的地方,既方便进出,干燥,又离河流不远。”
毕竟是皇家田园里选的,虽然比不上园林那么夸张,但也是宝地一片。
如他所说的地方,在这附近不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