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章 短长无有(5/8)
总说她写的好,那些当官的只会逢迎拍马,在本主面前说本主好,在别人面前说大姐好,没个准信。你找个人把本主的诗送去给袁天青评判。”
老卢躬身拜道:“奴才领命。”
傍晚的袁宅,比之前热闹许多。故事传遍长安,大家知道是他来了,就算不去求见也要来转转。把冷清的袁宅门口,转成了热闹之所。
来递诗的也不止一个,不过公主找人匿名递诗,求取评价,却是施了银子。
整整二十两,真不少呢。
没付银子不代表诗不好,也不代表不够诚恳,但给了银子,一定有诚意。冲着银子,袁天青也得先看这一帖的诗。
看诗前,他先问了一句,“你的诗?”
来人不像文人,干练地说:“朋友不便出来,委托在下来的。”
噢,不知是哪家的公子——袁天青拆了帖子:
“《春野观农事》
茂气回鲜野,寒姿换故林。
败防溪响急,新甽耒痕深。
乳雉嬉原隩,黄牛下浦阴。
少女初学稼,虽苦有恒心。”
不是公子,原来是一位少女。
不便出来的理由有了解释。
看诗。看开始的两句,写了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的场景,倒是有些才华。但后面写了观农事,好像城里人下乡体验生活来着,还是个女子,未免轻浮。
袁天青读了两遍,凭良心写下评语:
“诗有画意,却无人情。富家子弟写农事之诗,读之常有富人家的公子俯视牛羊之视感,诗情画意与农夫全无关系。不知农夫所想而写农事诗,与从不务农而教农民播种一样,不值得一看。看在银子的份上,劝你专写风景或少女心事,别写你不了解的东西。”
“若真想写好农事诗,就一定要懂农民之苦,农民之乐。”
“——正如《孙子兵法》所讲,‘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写农事之诗,能让农民读了不至于觉得荒唐,已经可以;而能写到让他们听懂、理解、引为知己,才是真的农事诗。”
“否则以农事之名,写柳夭桃艳,犹如指鹿为马,贻笑大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