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章 低调潼关(4/8)
定了?”
袁天青摇摇头,“这倒未必。”
王福春不解,问是怎么回事?
袁天青说:“若让我设局,我不会让青州才子们要一头没一头。这设局的目的大抵是求财,若让我设局,我就让青州才子赢了面子,也就是赢赌局。但为了赢这面子,就得破财,也就是多买些题。惨胜却胜,才不会撕破脸皮。”
王福春一寻思,还真是这么个理,骂道:“这帮人够阴毒的呢。”
袁天青笑说:“既是为求财,我等便不必插手。这儿的风景不错,正好多看看。福春,你去找笔墨纸砚给我,正好写封信回去。”
王福春得令道:“好嘞!”
那一边争执不休,这一边,袁天青坐在窗前,将近来见闻,包括身边之事一一记录在信中。一动一静,在这琴楼上特有意思。王福春伺候袁天青之余,被两方才子的战况吸引住,游离在动静之间,上蹿下跳。
到中午,没有饭菜,只有点心。
点心配潼关特产的酱菜,喝点茶汤,也算是别有风味。
而两方才子却无心品尝,白热化地你追我赶。这个答了三十二题,那个答了三十三题——这么微妙的局势,说无人掌控都很难取信于人。
这闹剧,何时才能收场?
袁天青的信写了厚厚一沓。
他想到有段时间没写诗,今日在潼关,便在末尾补了一首《题潼关楼》。
“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
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
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
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这时还没到向晚时分,也没见那风烟。不过不重要。等这信寄出去,在半路流连月余,没人还会问他写的时候看到了什么。大家只会分析诗句,从诗句中反推他站在哪里,看到什么。到那时候,不是向晚,也是向晚了。
只在琴楼上看黄河,看一天,也挺无聊的。幸好还有两方才子争斗的节目。
看时倒换一下心情,傍晚还意犹未尽。
题目有三种,两方因是对着干的,都只取前两种,并不作诗。并且他们都选对联多一些。因为听曲固然是享受,但一曲结束而说不清琴名、曲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