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十倍的织布效率!这是织布?这是捡(4/6)
的是在什么地方呢?”
有个学生大声地喊了出来:“穿纬线!”
陈寒笑道:“对!就是穿纬线。”
提到穿纬线,陈寒拿起了梭子。
一块纺锤形的木头,里面有卡槽,将纬线圈在其上,织布的时候不停地将梭子穿梭在上下两对经线的中间,这个过程也是将纬线穿过去的过程。
毕竟拿着线头直接穿梭,还是比较不容易的。
陈寒接着说道:“在织布的过程中最浪费时间的就是穿纬线,来回投掷梭子,它不仅要两只手协调。
有时候更会因为穿插到了两条经线当中,而导致与经线搅在一块,严重的时候还会不小心弄断纬线,很麻烦。”
中年妇女听到陈寒的话之后回道:“真没想到小陈先生您对织布还这么了解,不愧是有学问的先生。
您说得太对了,就因为穿这个线,有时候会打断织布速度。”
陈寒听到这话之后笑了:“看吧,现身说法。”
接着陈寒说道:“所以为了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现在就发明出来这个东西,这东西叫做飞梭!”
陈寒举了起来,在所有人面前,让所有人看到。
“它之所以叫做飞梭,是因为在织布的过程当中。
这个飞梭,它不像咱们往常用的梭子那样,需要人手不停地来回地投掷。
只需要运用类似杠杆的原理,进行操作,无需两只手来回投掷,只需拉扯其中的一根绳索,则能够控制整个飞梭在卡槽当中来回穿梭。
这么一来,不仅可以大大地提高打纬的速度。
更能够把织布的宽度大大的增加。
毕竟如果用人工手投梭子的话,不仅耗费大量的时间来来回投掷,更因为力度没有那么大,使织布的宽幅一直限制在较窄的范围。”
边上的大娘不知该说什么。
这位大娘已经五十多岁,她从十二三岁开始学织布到现在,已经三四十年,深有同感。
为何从来都是男子来织布,而女子来纺纱呢?
就因为男子的力量,要比女子的要大。
他们能够来回地投掷梭子,不会太累。
而且熟练的工人投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