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终于有房子可住了(1/3)
荣青梧看着元华,只觉他实在善解人意,竟然会询问她的意见,而不是直接带她去驻地。
她装出一脸的疲倦,道:“先在运城住几日。”
元华于是带她去了城里离知州衙门不远处一个名为玛阳集的大宅子。
这宅子相当于元志安麾下的北二军驻军在运城的办事处,驻地的人来运城办事,就不用住客栈了。
宅子不小,分了好几个院子,竟然是木石结构,但建得较为粗糙。
不止这玛阳集,他们从城门来玛阳集的路上,见到的那些房子都像是赶工完成的一般,粗糙。
而事实就是,在将鞑子赶走之前,这运城只有小小一圈城墙,城墙内只有一些破破烂烂的石头房子。
等鞑子走了,还是元志安领着军士们,以及那些被解救的胡人们,在四个月内扩建了城墙,又建了许多的新房子。
时间短,难免粗糙。
不过,对在雪地里走了十日的荣青梧来说,只要房子上有屋顶,四周有墙壁,不漏风就行。
她真是睡够了野外。
元华领着荣青梧穿过前院,去了后头一个小院。
因为房子是中原军士们建的,院子格局和中原差不多,三合院,正房三间,左右厢房各三间。
正房里只有堂屋和东屋有几样简单的家具,西屋空着。
元华介绍道:“这院子,一般是驻地的家眷来了城里才住。”
他看向荣青梧,又连忙解释道:“但她们只住东西厢房,不敢住正房。”
“所以,这正房一直空着,屋里都没几样家具。”
荣青梧摆了摆手,表示自己并不介意。
元华在堂屋点了炉子,又退下准备饭菜热水去了。
荣青梧坐在炉火边烤火,文卓在屋子里乱飘,钱益武平飘到屋顶处,头伸了出去,屁股留在屋里。
看着外头的街道,钱益啧啧道:“元兄果然没说错,潞州条件艰苦。这运城怎么说也是州城,竟然这么小,这么敷衍……人也没几个……”
文卓也飘了过去:“这回不就来了一两千百姓吗?”
武平则道:“也不知采石场离这儿多远?”
他飘了回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