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十万白银,文人之师!(3/4)
李若白冷哼一声,“迟不迟,得看你这个监查院指挥使有没有带给本宫有用的东西?”
高觉闻言立刻双手奉上一张绢帛,“回太子殿下,影卫已经开始运转,这是刚刚收集到的情报。”
李若白闻言打开绢帛,仔细一看,嘴角都咧到了耳后根,“不错啊高觉,本宫没有错看你。”
高觉闻言松了一口气,急忙躬身道,“谢太子殿下夸奖,这都是微臣应该做的。”
李若白哈哈大笑,“郑伦陈奇,摆驾弘文书院!”
“微臣遵旨。”
郑伦陈奇齐声应下,一挥手,一千金吾卫跟在了李若白身后,浩浩荡荡的朝着弘文书院去。
大唐虽以武立国,但却对儒家推崇备至。
更是建立了两院六学。
而这弘文书院,正是两院之一,大唐帝国的儒家圣地,也是文武百官的孵化基地。
几乎所有入朝为官的文人学士,必先在弘文书院的研读学习,最后看其表现推荐入朝。
换句话说,如今的朝廷,只要是文官,都是出自于书院,甚至一些武官,也走了书院的捷径。
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皇帝陛下的一些重大决策,还要经过书院同意才能执行。
最可恨的是,书院的人,大多都是软骨头。
对于周边临国的挑衅,竟然选择息事宁人,甚至推出大唐的公主前去和亲。
而宣政殿此时空无一人的原因,也是因为书院从中作梗,将人邀请去了弘文书院。
马背上,李若白神情冷峻,细细的了解一番书院曾经种种,俨然就是一毒瘤般的存在。
这样的书院,留之何用?
与此同时,九皇子李如意以文人之师的身份,高坐大殿正中,满脸笑意的看着文武百官。
文武百官见是九皇子召见,急忙躬身,齐声道,“学生见过九皇子。”
李如意勾了勾嘴角。
他很是享受百官朝他参拜的虚荣。
可惜不是跪拜,更没有那句令他魂牵梦萦的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位大人快快平身,真是折煞小王了。”
李如意摆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