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歌曲背后的那些故事(1/4)
有一就有二,开始分享的人还是很多的,而故事也是一个比一个生动感人:
【如果顺利的话,我会成为一个人民警察,可能只是小片警,每天拿着差不多的工资,做着差不多的工作。
如果一切顺利,我会和她走到最后,我会努力工作,给她所有我能给的,哪怕天天起早贪黑,回到家,她也会给我熬一碗粥。
如此生活三十年,我很愿意!】
【以前在石家庄补课的时候,宿管是个兼职大爷,他一辈子在石家庄第六棉纺厂,年轻时意气风发,以为端了铁饭碗,后来市场经济开始,厂子逐渐没落,他看不到生活的曙光,白天去工厂混日子,晚上在补习班兼职,抽着烟,跟我们说:活着有个什么劲。他心中的大厦崩塌了,我认为他就是那个被杀死的石家庄人。
多数人25岁就死了,一直到75岁才埋。
可我不愿意这样。
生于理想,死于欲望!
于是在一个冬天,我拿着最后一个月的工资单,背着唯一的一件行李,站在石家庄火车站广场,我听着这首歌,觉得这个世界快完蛋了。但是我还是活到了现在。
在石家庄 辛集 偶然走进一家饮品店 看见满墙的万青海报 点了两杯最贵的饮料
我们可以卑微如尘土,
但不能扭曲如蛆虫。
我真的希望可以看一场他的现场,
无论在哪个音乐节。最后放一段我的随笔:
多年后 她坐在台下 把自己的心事浸没在酒杯里
喧闹 沉寂 把对生活的不悦向朋友一吐为快
乐队在摇头晃脑 主唱陶醉的闭上眼
氤氲之中 热聊到大笑 眯起眼睛碰杯
突然 她就怔住了
听到前奏,转头看着台上的吉他手 紧张 手脚发麻 心里默念一百次 不要是万青的那首歌就好
「怎么了?」她朋友问到
「没事 想到一个人而已」
她掩饰道 再次看向起伏的冰块 耳朵却不能阻止乐声
她忍住情绪 忍住不去回头想念那首歌里的少年忍住不去思考他的三十年是怎样生活的
朋友拿起手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