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扩大办公场所(3/4)
,在公司存款利息高出三四倍,应该极具吸引力。
董传贵说:“要是那样卖书的更不会积极的还我们的货款了。”
梁平说:“现款提货的在卖书的折扣上可以低一个点。赊货的账期半年,到期不还款的可以在存款中扣除。”
王微微不解的问:“梁总,现在我们的资金比较紧缺,为什么对于来我们公司存款还要加以限制?”
梁平说:“这本来就是对员工和对业务人员的福利性政策,如果不加限制就失去了优惠的意义。目前我们不需要那么多的资金,多一份存款就会多一份利息。”
通过这一时期的风霜雪雨和人生得历练,她对人性和人的心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就像卖东西,你好心好意送上门来,就是便宜他也认为里边有猫腻。这吸收存款也是一个道理,你越说不吸收外边的,外边的人越通过关系来存款,假若你真正放开了,相信来存款的人会更少。但是他不想说破这一点。
对于企业的情况梁平自信自己比谁都清楚,看似一个红红火火的企业,一旦资金链断了,大都是一个窟窿,特别是教育图书企业。其它行业的企业如果出现问题会留下机器设备,而教育图书企业什么都没有,用真金白银弄来的书号会随着企业的倒闭失效、缩水,最后是一文不名。在技术高速变更的时代,二手微机的价值也是微乎其微。尽管已经和工商银行,农村信用联社的几个行长送了礼品,他们也答应放款给他,可是他也不敢放松社会存款这一块。
最后就是,公司搬到一起,别说继续扩大规模,就是现有的条件和现有的人员人员也不想配套,急需解决的是办公场地。
这几天,找一个合适的地方,梁平和和金向辉没少转了地方。作为公司,选址非常关键,位置的好坏有时候会决定一个公司的兴衰与成败,都希望醒目,交通便利,宽敞明亮的地方。尽管对目前的办公地点不是很满意,但是还真没有比这个更合适的。假若再把厂里的另外一个两层办公小楼租下来作为业务部办公地点,另外把两个车间租下来应该就完美了。
可是马前行去了几次都被拒绝了。
理由是办公楼他们要留着自己用。两个车间厂里做不了主,因为欠所在村上的钱,不让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