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在红尘中成仙(苏轼篇)(7/9)
在雪堂四周,苏东坡亲手种植了不少果树、桑树和腊梅。
等到桑枝发出又亮又绿的桑叶,曾经的高官夫人王闰之和侍妾王朝云便开始了她们作为蚕妇的操劳。
这年的四月,许仙去苏家做客,听到王朝云献唱了苏东坡前些日子醉归遇雨所做的新词《定风波》:“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许仙听罢,默然半晌,叹服有之。
许仙知道,这个“乌台诗案”后的中年男人真正完成了从苏子瞻到“苏东坡”的内外蜕变,抚平了内心的凄惶寂寞,到达了自己人生的崭新境界。
这年的七月十六,正是暑热天气,在这个月明星稀之夜,苏东坡邀约了许仙,坐一条小船夜游赤壁。
船很小,但照例有酒有菜。
酒过三巡,苏东坡扣舷而歌:“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许仙在这个古战场,也不由想起了曹阿瞒,然后想起了更多逝去的人……
于是许仙手持紫竹箫,吹起了呜咽幽凉的曲调。
小船顺着长江自西而东漂流,明月升起在大江对岸,许仙的箫声伴着江流如泣如诉,在空中久久回荡。
一曲终了。
苏东坡不由问道:“山人今夜何以吹得如此悲凉?”
许仙放下洞箫,淡淡道:“想当年曹阿瞒一世雄才,也曾在这里横槊赋诗,可如今安在?人类的生命便如蜉蝣于天地,一粟于沧海,真是短暂而渺小啊……”
苏东坡沉默了一会,道:“天地之间,物各有主。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许仙淡淡一笑,继续举杯与之对饮。
几天之后,许仙看到了苏东坡修饰完成后的《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是一个真正的仙才!
许仙知道这一赋一词必然成为千古名篇,也必然会将苏东坡的文名推至最鼎盛的巅峰。
从此自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