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在红尘中成仙(苏轼篇)(2/9)
又写了一首讽刺意味十足的诗:“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
老子今后宁肯到塞上去骑马奔驰,也不和你们这帮小人相争了。
许仙看着这个刚从大牢里出来的中年男人,又看了看这首牢骚满腹的诗,既欣赏他的真性情,又好笑他的真性情。
想着也就是坐在这里的是自己,否则说不定苏子瞻还没出京师追加责罚的诏令就又下来了。
许仙示意边上服侍着的苏迈赶紧把这张诗页收起来,然后又陪苏子瞻喝了一会,才在他的醉眼迷离中终止了这场除夕夜的寥落饮宴。
元丰三年大年初一这天,当开封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时,苏轼离开了大宋京师的香、茶、画、花和繁华富贵,远赴偏僻的黄州。
同行的只有他的儿子苏迈以及担心路上生出其他变故、闲着没事跟着的许仙。
杳无人迹的茫茫雪原上,他们踩出了几行歪斜的脚印,随即又被风雪一一吞没。
十天后,三人来到河南陈州,这里同样风雪交加。驿道旁,苏轼的弟弟苏辙(苏子由)早已携兄长家眷在此等候。
兄弟俩生死重逢固然欣喜,但同样之前在欧阳永叔府中见过许仙的苏子由忍不住大吃一惊,赶紧恭肃见礼。
“山人真神仙中人!不想子由尚得见山人风采。”苏子由恭谨道。
苏子由的长相和他兄长并不一样,他比苏子瞻更高大更健壮,脸形也偏圆,正值40岁的他一幅严谨沉稳、恬淡沉静的仪容风姿。
许仙也微笑见礼,赞道:“十九载未见,子由倒是气韵内敛,威仪更甚了。”
苏子由谦虚道:“子由不过是俗世之中的劳劳碌碌之辈而已。山人廿载不改颜色,莫非已得道?”
许仙摇了摇头,淡淡道:“皮囊色相而已,皮相易驻,大道难得。冥冥有感,贫道之大限亦不远矣。”
苏子由怔了怔,轻叹道:“如山人这般的人物都寻不得大道,那么世间能得道又几人?”
许仙笑了笑,道:“贫道之大道难求。诸君子之大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另张横渠岂非已说尽?只待诸君子一以贯之,诚而行之。”
许仙讲的是与苏轼、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