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8 诚神镜下全真语(3/4)
只在郡城小范围流传,尚未传入民间。
陶知命笑着说:“既然《大离双龙传》是你写的书,《明报》也与你有关,那我回头便给各处打声招呼,让他们管住手。”
“你晚些出门,写信回南山县,叫他们把《明报》各期寄来我这店里售卖即可。”
南奕大喜:“多谢陶师兄。”
“谢就不必了。”陶知命眯眼笑道,“我本来还在想,每月一银元的工钱外,是否还要给你分些售卖提成。现在看来,倒是不用给伱提成了。相反,售卖《明报》,我还得从中抽成才对。”
南奕只得无奈一笑。
提成给不给的倒是无妨,主要是抽成。
一份《明报》,不考虑印模,印刷成本为一文,售价十文,盈利足有九文。
但这仅限于南山县,由谢北河直销。
而到了南山县外的市场,自然不可能再由谢北河直销,需要找当地书商代为经销。
在这方面,又需要费进作为书行执事的人脉,来打通渠道。
所以实际上,南山县外的市场,谢北河是以四文一份许给费进,只赚三文。而费进则作为分销商,或六文,或七文,想办法再卖给各县书商,由当地书商另行经销。
然后,因为县外市场,实际归属谢北河的利润只有三文一份。所以不管是三七分成还是一九分成,最终分到南奕手上的分红,并不会过于夸张。
至于南天城市场,陶知命虽然看好南奕,觉得小师弟日后大有前途,但论起钱财,就又是另外一码事了。
毕竟,陶知命也是要赚钱攒钱的。
作为保障《明报》在南天城不受其他修士干扰的最大靠山,陶知命虽不会染指《明报》的股权,却也不会在进货价上客气。
一份《明报》,他只出五文进货。
不过这样一来,费进就不肯以四文拿货了——他还得承担运货送货的成本,从南山县运到南天城,四文进五文出,还有着中途失事的风险,虽不至于倒贴,但多少等于白干。
所以最终,供应南天城的《明报》,是费进三文进,再以五文出给陶知命。
当然,关于《明报》分销与经销之间的价格争执,都是后话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