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 章 监国公主(下)(2/4)
,就是来挑刺儿的。然而今天,这帮人却让公主殿下点名了,而且公主不像其他人,还需要在乎什么“青史留名”之类的,顾忌多多,人家说不准干上几个月就走了,还真的没必要看这帮人的脸色的。所以,这让御史台的人一时之间也有点哑火,不知道该怎么弄了。都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人家公主监国,说白了不过就是“临时工”性质,还真的不必太过鸟你的。因此,公主殿下完全可以放飞自我,随心所欲表达自己的想法,而这在其他早就被御史言官折腾的死去活来的官员的眼中看来:嗯,公主殿下真的是帅呆了啊!
或许是“监国公主”的行事风格太像皇帝了,这让许多臣子不自觉的紧张严肃了许多。而且灾情如火,也确实不能再浪费时间和精力在互耍嘴炮上了。于是,众官员开始纷纷建言献策。其实,救灾制度本就存在,无非就是:确定受灾范围和人口,调集相应物资送往灾区,控瘟疫、防动乱等等。只不过,措施是有的,关键是执行要到位,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以至于效果这么差的,需要根据情况进行调整部署,然后也要择选适当的人员去进行监督落实的工作。
户部的官员倒是很快的将灾区的各项数据重新核算了出来。当然,如今灾区有点失控,甚至已经出现了匪患,数字上面未免有些不太精确。不过,如今的情形下,也不好再强求太多了,只能先力求稳定住大局,再慢慢的去处理小节了。根据最新的估算,受灾地区的人口大约有九百万。地方政府的报告中虽然屡有提及“饿殍遍野”甚至是“人相食”之类的词语,但具体的死亡人数并没有确实可信的数字。这一点儿,其实是许多地方官员的通病,用现代语言来讲,就是:工作没做到细处,不够精准,常常用一些“大而化之”的语言描述事情,导致信息传递时失真。不过,这个问题也只能以后再来想办法纠正了。
乾阳殿里,大家讨论的重点还是如何将救济的口粮,顺利高效精准的投放给受灾的百姓。只有灾民们有口吃的了,那些潜在的各种各样的隐患才能得到缓解,而只要局势稳定下来,才有时间去因势利导,最终化解掉危机。
粮食是有的,之前投进去的那些救济粮和钱财,肯定是出了状况了,但这个事儿只能之后再去查实了。升平公主的意思是:先解决眼下的危机,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