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 章 监国公主(下)(1/4)
皇宫,乾阳殿。
汪直抑扬顿挫的声音响起:
所谓“仓中有粮,灾年不荒”,“积谷备荒,灾蠲赈济”更是我朝早已有之的制度。据本宫所知,这几年以来,朝廷大力推广了玉米的种植,此物耐旱、易种、产量高。我记得去年年初,户部上奏于父皇时还大肆宣扬说:野有遗穗之饶,户无悬罄之忧。这几年风调雨顺,粮食年年丰收,仓廪充实,这事儿可不是假的吧?另外,工部这几年,一直都在申请加盖更多的粮仓,可有此事啊?
听到这里,工部尚书连忙出班奏道:“回殿下,此事确实。去年一年我部共建仓三百零六座,几乎可以说每过一天就要加建一座的。而今年更是有增无减,保守估计或达四百座。”
这几年粮食丰收之事,确实是鼓舞人心的。这其中,玉米的贡献非常的显著。当初为了尽快的推广,朝廷还想了许多办法,例如对玉米种植户给予了减征甚至是免征的优惠政策。而这一神奇的农作物也不负众望,给了人朝上下超乎想象的回报。所谓:民以食为天,农为邦本,本固邦宁。这是这么多年以来,人朝最大的幸事。说它是“天降祥瑞”,也不为过。不一会儿,汪直又走了出来,念道:
有相关的赈灾制度,朝廷也是第一时间就下令全力救济,又是粮丰仓满的条件下。然而此次旱情却致饥民遍野,甚至还发生了“人相食”之惨况,何也?本宫不想在这个时候追究谁的责任,我要知道的是,为什么明明有粮食,却送不到灾区的百姓手上?本宫要的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御史台的诸位若是有主意的,不妨提出来,若只是想骂人的话,那就闭嘴。我等早一日将粮食送到灾民手上,便能少饿死万千百姓。时不我待,都好好想想,不要再说什么废话了。
殿内的官员们,虽然耳朵里听到的是汪直的声音,可是这些话的口吻却竟然像极了皇帝陛下呢。那种果断、直接、不留情面、务实求真的风格,犹如皇帝在朝一般。不少臣子,此时眼中皆是异彩连连的,这位“监国公主”,虽是初次参政,其表现却是比想象中的,好的不止一星半点啊!
御史台的人这段时间以来,确实是表现得过于跳脱了,早已经让许多人不满了。只不过制度如此,就算是皇帝也拿他们没办法,一句话:人家存在的意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