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战事焦灼(3/5)
绑定,所以米哈伊尔可能有很多缺点,但是在根本性的问题上,米哈伊尔是不会背叛乔治的。
虽然米哈伊尔也曾在帝国陆军服役。
日本抢米是因为去年农业歉收,日本米商又囤积居奇,所以引发抢米事件。
“等西伯利亚大铁路修通之后,阿穆尔和圣彼得堡的联系会更加频繁,往来更方便,到时候我希望你们可以去阿穆尔走一走,看一看,毕竟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只是一河之隔而已,过了河就有无数良田可以开垦,完全可以满足阿穆尔的需求,这个诱惑对于米哈伊尔来说确实很大。
而是来自乔治致力于维护的统治阶层内部。
俄罗斯的粮商难道就忧国忧民,有钱不赚,粮食丰收的时候高价收粮,保证农民利益;然后在粮价高企的时候低价售粮,平衡物价?
“想都不要想,别给我惹麻烦——”
所以既然军方连这个价格都无法接受,那么纵然乔治将管退火炮的技术上交给帝国,军方也用不上最先进的火炮。
乔治不想招致“天罚”,还是老老实实发展海参崴吧。
不能说米哈伊尔和米柳京谁对谁错。
除了西伯利亚大铁路的所有权之外,斯托雷平在很多问题上的看法,和乔治也有分歧。
交流电相对直流电的优势非常明显,爱迪生现在也还不是后世那个被美国人神话出来的大发明家。
乔治只能说,经验主义害死人。
目前来看,第一贵女和维特、斯托雷平,以及罗马尼亚王国的斐迪南,都是不错的合作对象。
最大的坏消息是穆麟德在暹罗收购农田种大米的进展并不顺利,暹罗虽然不是任何一家的殖民地,但是很明显英国和法国也注意到了暹罗在农业上的优势,所以暹罗国内的土地,被英国人和法国人大量控制,穆麟德根本无从下手。
海参崴的大农庄只是乔治为了自给自足采取的权宜之计。
等暹罗的大米运到海参崴,粮食供应有基本保障,乔治就会改变大农庄模式,到时候再搞私人家庭农场也不迟。
斯托雷平沉默,并不和乔治辩经。
但是这并不能成为阿穆尔向帝国陆军让渡利益的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