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西伯利亚旅行社(3/5)
和所有学术机构一样,俄罗斯帝国的科学院,论资排辈现象也是极其严重的。
不是说院士们没能力。
而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关键位置要么被院士,要么被官员把持,有些怀才不遇的年轻人,就永无出头之日。
科学院的官员可能有混日子的。
能成为院士的学生,多少都有几把刷子,乔治就把挖墙脚的目标对准这些人,能挖一个是一个。
跟圣彼得堡相比,海参崴多好呀,要项目有项目,要资源有资源,要支持有支持,关键包吃包住衣食无忧,下到孩子的教育,上到老人的医疗都不用担心,以及自己的养老都不用担心。
对于绝大部分科研人员来说,尤里耶夫那种模式就是天堂。
这个情况肯定被科学院注意到了,连布特列洛夫都有两个极为重视的学生被海参崴挖走。
“所以你们所谓的重视,就是给他们一份比搬运工多不了多少的薪水,让他们住在冬冷夏热的鸽子楼里,在实验室忙活一天连一顿热饭都吃不到,这样的重视伱们想不想要?”
乔治的奚落让布特列洛夫满脸通红。
乔治上辈子就是打工人,太知道普通人的需求了。
连基本生活都无法保证,还有什么资格谈奉献呢。
把老板奉献了祭天行不行?
“我们年轻的时候,哪个不是这么过来的?”
布特列洛夫理直气壮。
“所以你就要让你们品尝过的痛苦,在那些年轻人身上一一重现,那我们建设帝国还有什么意义呢?”
让乔治搞研究,乔治肯定不如布特列洛夫。
但如果是辩经,乔治能把布特列洛夫秒成渣。
“阿穆尔是不是帝国的一部分?”
“为阿穆尔工作是不是为帝国工作?”
“既然这样,去阿穆尔,或者留在圣彼得堡,又有什么区别呢?”
乔治是有备而来,打得布特列洛夫体无完肤。
乔治不是说说而已,套路一个接一个。
海参崴最开始就是打着旅游的名义,邀请欧洲国家的技术人员或者学者前往海参崴旅游,然后再想办法把人留下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