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见微知着,皇太极雄才大略(3/4)
更兼机敏过人!
此前临海堡一战,用声东击西骗过了十四弟;笔架山一战,用吴三桂做战术佯动拖住咱们的主力,然后集中火炮将笔架山一举攻克。
后来,咱们想用反间计,却被他当着张若麒和邱民仰的面,直接将咱们的大学士宁完我杀了剁碎喂狗,导致咱们的屡试不爽的反间计无法得逞。到了京师之后,又力荐孙传庭出山,并通过细作获知了洪先生已经投靠了咱们大清。
如此种种,都说明此人是极端机敏之人,若给他成长历练的时间,必成我大清劲敌。”
说到这里,皇太极又站起身来。
眉头紧皱,在房中来回地踱步。
走了几圈之后,才又接着说道:
“据恭顺王(孔有德)所说,王昊的那艘“苍龙”号西洋船,不论是火炮数量、火炮口径大小、船体的体量及坚固程度、船速和灵活度,都非咱们的战船可比。
而现在崇祯让他在登莱练兵造船!
一旦让他多造出几艘这样的战船来,那么,咱们大清国的千里海防,必将形同虚设。辽东辽西的沿岸各处城池,将不会有一处是安全的。
这才是咱们大清真正的心腹大患!”
……
不得不说,皇太极这人,确实是有些雄才大略。
若是拿崇祯跟皇太极相比。
真的是连提鞋都不够!
不论是胸襟气度,还是智略决断,都要强过崇祯很多。由此可见,建奴的倔起,也绝非偶然。
……
众人听了皇太极的话,尽皆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皇太极见众人都明白过来,才又问道:“关于王昊之事,不知各位有何良策?”
此言一出,顿时引来一阵叽哩哇啦之声。
满清将士们,打仗都还行。
战术也还是可以的。
但要说到谋略策划,却根本不行。其实自始至终,它们的“大脑”,都是汉人中的败类。
吵了半天,没有一样可用之策。
皇太极见无策可用,便将目光看向新降之人……洪承畴。
此前,洪承畴一直微闭双眼。
没有参与众人的讨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