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匈奴侵边(1/6)
在上面端端正正地写下几个大字。
改土归流。
其实,秦朝对百越的治理,并不短视。
始皇帝平定百越之后,在岭南推出来一系列稳定地方的措施,不仅在岭南设置了桂林、象郡和南海三郡,推行郡县制,还在相对发达的南海郡设置南海尉,震慑地方。
同时,迁徙内地百姓,充实岭南,鼓励垦殖和与当地居民通婚。就连郡县的官员也都是由中央朝廷派遣的,虽然这些人大多都是在朝中受到贬斥,不得不去的。
但这并不影响对岭南实际的治理,以及中原文明在岭南的影响。
不过这种羁縻政策,并没有真正解决岭南的问题,各部族依然拥有着高度的自治权限,朝廷无法像治理内地那样,深入治理岭南。
即便是有几十万大军镇守,也不得不以忍让三分。
所以,当认识到这个问题之后,赵郢不得不思考后世那个影响深远的改土归流政策的可行性。
虽然后世证明改土归流可行,但并不意味着这项政策搬到大秦也可行,明清之后,这项举措之所以能够推行,其实跟自秦朝以来,岭南与内地百姓之间不断交流,相互影响有关系。
那是建立在一千多年的历史积淀之上的!
现在生硬的搬过来,大抵解决不了问题,而且一个不好,还会激起岭南部族那敏感的神经,让好不容易才平复下来的岭南,再次陷入永无休止的战乱当中。
随带,也把早已经疲敝不堪的大秦,彻底拖向毁灭的深渊。
想到这里,他的脸色越发认真起来。
经过始皇帝这几个月来几乎是手把手的教导,赵郢如今的政治眼光和智慧早已经今非昔比。他要的不是一个照搬照抄的改土归流,而是一个真正能适合大秦和岭南现状的,简化版本的改土归流。
所以,这份奏疏,他涂涂改改,写了几乎大半个晚上,一直到子时,才勉强改完。
拿起来,重新审视了一遍,见没有什么错漏,这才长舒了一口气。
看看天色已经晚了,也没再回自己院子,而是直接在书房里面的床榻上躺下了。
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在那张纸上写下改土归流那四个字的瞬间,有一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