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音乐(2/5)
东西深深打动着我们。
我们爱并喜欢着,喜欢着那一首首搀杂着京剧、黄梅戏,唢呐、二胡,琵琶,笛的国风。昨天,它们似乎刚刚离我们远去;今晨一觉醒来,又仿佛赫然站立我们身边……
国乐与西方音乐的发展并不是同步的。有经历过西方的大工业时代,也没有一个文艺复兴时期,因而的音乐一直非常完整地保留着农业时代的原始形态。这恰恰是我们这一代作曲家与同代西方作曲家相比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拥有广阔而丰厚的未开垦的处女地。
因此,前辈作曲家几乎无一例外地重视对民间音乐的开掘和研究,尽管各自的途径和方式大不相同,前辈,就曾倡导用民歌的素材来创作外来形式的器乐音乐。从旧乐及民乐中搜集素材,作为创造新国乐的基础,就是这个意思。
真正被提出国风音乐这个概念的应该是在1980年。
一九八零年全国交响乐音乐作品评奖,几部主要获奖作品,都是少数民族题材。当然这些作品都是一九八零年以前创作的。
民歌丰富,而且未经开发,作曲家都到哪里去采风。
根据一位他的几首民歌曲谱创作的管弦乐组曲《山林之歌》,对后人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那确是一组奇妙的音画,引人入胜。其他地方的民歌也并不逊色,民歌更有着自己的悠久传统,而我们自己总觉得司空见惯,不以为奇,反倒被忽略了。
一首农民歌曲就是一个完美的艺术典范
关于民族传统音乐的艺术价值,许多大师有极其精辟的论述。引用了两名言风的价值高于雅,雅高于颂
实施《国风》计划,是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的。
这时,随着全球两极体系的瓦解和冷战的结束,随着经济的崛起和开放,东西方在物质文明方面的差别急剧缩小。
同时,西方文化由高度生产力而形成的世界中心地位,受到了随经济发展而日渐复兴的东方文化的猛烈冲击。古老的精神文明,正以浴火再生之势,酝酿着下个世纪的蓬勃发展。
这时,同西方的文化交流不仅再是单向从西方吸收,需要世界文化,要洋为中用,世界也需要文化,需要中为洋用。
同时,我们还发现,我们的交响音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