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集 天怒人怨(7/11)
并,故此西突厥阿史那氏于是渐绝。
是月又拆毁三阳宫,以其木材重作兴泰宫于万安山。二宫皆是武三思建议为之,以请太后每岁临幸避暑之用,功费甚广,百姓深以为苦。
左拾遗卢藏用上疏:今朝廷近臣多以顺意为忠,具僚皆以犯忤为戒;致陛下不知百姓失业,大伤陛下之仁德。陛下诚能以劳人为辞,发制罢之,则天下皆知陛下苦己而爱人也。
武后览奏赞其耿廉,但却不从。
壬子日,夏官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李迥秀收受贿赂,被监察御史马怀素劾奏。女皇命人按察核实,遂将李迥秀贬为庐州刺史。
似武三思这般拆而复建,费资巨万反而有功,此谓只许皇亲浪费,不许百官贪污。
太后理政,尝与宰相议及诸州县刺史、县令优劣。
宰相李峤、唐休璟等人上奏:窃见朝廷物议,远近人情,莫不重内官,轻外职,每除授牧伯,皆再三披诉。比来所遣外任,多是由朝中贬累之人;风俗不澄,实由于此。自今而始,望于台、阁、寺、监诸官中妙简贤良,使分典大州,共康庶绩。臣等自请辍其近侍之职,率先具僚外任,以为朝廷分忧。
太后准奏,因命书名探查,得韦嗣立及御史大夫杨再思等二十人。乃制命各以本官检校诸州刺史。其后发现二十人中,政迹可称者,唯常州刺史薛谦光、徐州刺史司马锽而已。
宰相苏味道谒请归葬其父,制命州县供给葬事费用。苏味道因仗势侵毁乡人墓田,又役使过度,被监察御史萧至忠劾奏,苏味道遂被左迁坊州刺史。
夏四月,寿安县兴泰宫建成,武皇太后驾幸于此。因狄仁杰已死,以为无人劝阻,于是复税天下僧尼,作大佛像于白司马阪,令春官尚书武攸宁检校督造,糜费巨亿。
内史李峤上疏谏道:天下编户,贫弱者众。造像钱见有一十七万余缗,若将散施,人与一千,济得一十七万余户。拯饥寒之弊,省劳役之勤,顺诸佛慈悲之心,沾圣君亭育之意,人神胥悦,功德无穷。臣以为方作过后因缘,岂如见在果报?佞佛不如济民多矣!
监察御史张廷珪亦上疏谏道:臣以时政论之,则宜先边境,蓄府库,养人力。以释教论之,则宜救苦厄,灭诸相,崇无为。伏愿陛下行佛之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