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集 周失九鼎(10/13)
公孙戌见被识破心事,不敢隐瞒,只得将登徒直贿以宝剑之事说之。
孟尝君于是令人悬榜于门:能宏扬田文名声,止我过失者,即使私受馈赠无妨。
出使诸国归齐之后,孟尝君名声大噪,更大筑馆舍,以招天下之士。
凡士来投,不问贤愚,无不收留,天下亡人及有罪者并皆归之。
孟尝君虽贵,饮食与诸客相同,并无二致。一日待客夜食,因有仆人立于案前侍候,无意间蔽其火光,遮住孟尝君面前饭食。
时有侠客初次来投,正在座中。见仆人遮遮掩掩情状,便怀疑自己案上饭菜,必与主人饭食不同,定有优劣之分。于是心中不快,便即投箸不食,起身请辞。
孟尝君不明所以,起初一愣。见客人目视自己桌案,便明其意,于是不动声色,起身挥令侍仆走开,笑道:客人若去,田文不敢强留。便请至前,以礼话别再走,未知可否?
侠客见主人有礼有节,遂怀忿上前,便要说话。此时灯光映照,案上饭菜一览无余,却与自己案上饭食一般无二,样样相同。
其客叹道:孟尝君待士如此,而吾过疑,真小人矣,尚有何面目,立其门下!
叹说已罢,乃引刀自刭而死。在座诸宾,无不动容,齐声惊叹。
孟尝君见状落泪,叹道:一念之误,人且不知,痴子何必如此!
于是下令厚殓,亲临其丧,哭祭甚哀。由是天下来归者益众,食客尝满数千人。诸侯皆闻孟尝君之贤,且多宾客,都是身怀异能者;由是又皆尊重齐王,相戒不敢犯境。
齐宣王因田婴之死,乃用储子为相。
魏惠王在位五十年而卒,寿止八十一岁,子魏嗣继之,是为魏襄王。
孟轲前来拜见魏襄王,相谈之下,甚不融洽。
魏襄王忽问:天下以何能安?
孟子答道:天下统一而安。
襄王又问:统一天下者谁?
孟子答道:不滥杀者。
襄王又问:谁愿使其统一?
孟子回答:天下百姓皆愿。
襄王又问:以何知之?
孟子回答:王知禾苗乎?炎夏遇旱,禾苗皆都枯萎。然逢乌云密布,大雨滂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