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集 夫差争盟(11/13)
勾践踞高而坐,早已非是当年被囚姑苏宫中态度,盛气凌人道:太宰来此何意?
伯嚭:吴王确实有罪。大王在吴之时,屡蒙践辱,亦乃伍员相迫所致。尚望大王看见当初微臣竭力维护情份,求赦吴国之罪,兼保微臣全家性命。如蒙应允,我愿归劝吴王,向越国称臣纳贡,永为藩属。犒军之礼,悉如大王昔日所奉吴军。
勾践沉吟不决,问于范蠡、文种:二位贤卿,以为如何?
范蠡:吴国虽败,尚有万余甲士;姑苏未克,且王气未绝,不可就此灭之。不如姑许其成,以为太宰伯嚭之惠。
文种:范相国之言是也,大王可将此脸面,赐予伯宰。
勾践:如此,便看在太宰面上,此事便做罢休。
伯嚭大喜,连拜八拜,方才爬起。于是越王便命范蠡、文种与伯嚭定盟,允许吴国请成。伯嚭还报吴王,尽出营中所有犒赏越师,越王就此班师而归。
夫差亦率败兵还于姑苏城中,就此整日唉声叹气,回思伍员之忠,后悔不已。
周敬王三十九年,鲁哀公十四年、楚惠王八年、越勾践十六年、吴夫差十五年。
鲁哀公狩于大野,叔孙氏家臣鉏商俘获一头异兽,麇身牛尾,其角有肉。鉏商献给家主,叔孙氏深以为怪,因而杀之,弃于庭中。
孔子闻说此事,过府往观,视其兽角,见角上系有赤绂,不由大惊,泪落如雨。
叔孙氏:夫子何故如此悲伤?
孔子:此乃祥兽,名曰麒麟。当我幼时,曾现寒舍庭中,已近六十年矣。今日重逢,却横遭惨死,宁不令人痛断胆肠乎!
叔孙氏:夫子何以识之?时隔整整一个甲子,复非错认?
孔子:绝无差错。大夫请看,此兽角上赤绂,乃是家母当年所系,正是我家之物也。
叔孙氏:天下竟有如此凑巧之事!此也是其天命已尽,定数难逃,夫子休悲。
孔子收泪,因悲叹道:麒麟珍兽,国之祥瑞。今被尔等杀之,吾道其终穷矣!
叔孙氏目瞪口呆,不知所云。孔子遂命子贡讨取其尸,车载运至郊外巨野,择向阳之处泣而深埋,并援琴作歌。其歌词曰:
明王作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欲何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