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集 葵邱会盟(8/14)
之语,是果欲封禅泰山乎?
齐桓公:是有此意。仲父以为如何?
管夷吾:古者封禅,自无怀氏至于周成王,可考者七十二家,皆受天命为王,然后得封。主公虽为东伯,亦居诸侯之位,并非天下共主。果欲封禅,不惧诸侯非议乎?
齐桓公:寡人尊王攘夷,奉天子之命南伐楚,至于召陵;北伐山戎、刜令支、斩孤竹、西涉流沙,至于太行,诸侯莫敢余违。自为诸侯之伯,兵车之会三,衣裳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虽三代受命之君,何过于此?封泰山,禅梁父,以示子孙,不亦可乎?
管夷吾:古之受命者,先有祯祥示征,然后备物而封,典甚隆备。鄗上嘉黍,北里嘉禾,所以为盛;江淮之间一茅三脊,谓之灵茅,王者受命则生,所以为藉;东海比目鱼,西海比翼鸟,祥瑞之物不召而致者,十有五焉。今凤凰、麒麟不来,而鸱鸮数至;嘉禾不生,而蓬蒿繁植。如此而行封禅,恐列国有识者,必归笑于主公矣!
桓公闻言嘿然,遂不再言封禅之事。
会盟已毕,诸侯散归各国。齐桓公还至临淄,只因封禅之事未成,心怀不足;又自谓功高无比,便在京中益治宫室,务求壮丽;凡乘舆及服御之制,皆都比于王者。
管仲见之,知道不能复谏,干脆自比桓公,亦于自己府中大兴土木。筑台三层,号为三归之台,取其“民人归附、诸侯归附、四夷归附”之意;又树塞门,以蔽内外;复设反坫,以待列国使臣。鲍叔牙见之大惊,便造府登堂,一把扯住管仲,正色质问。
鲍叔牙:管夷吾!今国君奢侈僭越,你不谏阻,反效其奢侈僭越,不顾国人议论,诸侯侧目,天子疑忌,毋乃不可乎?
管仲见兄长以此质问,并不发怒,先叙礼请坐上首,然后陪坐。
管夷吾:贤兄不知,主公自即位以来,三十六年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复为诸侯之伯,兵车之会有三,衣裳之会有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人主不惜勤劳,以成功业,亦图一日之快意为乐。前日盟于癸邱,欲封禅泰山,为小弟苦谏阻之。今若以礼绳之,彼将苦而生怠。小弟所以为此,亦聊为主公分谤也。
鲍叔闻言,只可作罢,心中着实不以为然。
公元前650年,乃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