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七零年代奋斗记(6)(4/9)
水淼看着自己的准考证,按照后世的标准,现在的准考证印制得再简陋不过了。它不过是一张小纸片。
但小纸片上却内容丰富、应有尽有。正面上端印着“冀南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1977)”的字样,下面紧挨着以花边加框醒目地印着3个字“准考证”。
然后依次为照片、号码、报考类别、考试地点、考试时间表。反面则是“考生注意事项”,一共5条,简明扼要,该提醒的一点儿也没落下。
水淼看了时间,他们高考的时间安排在12月6号至8号,不过8号考的是外语,非报名外语的考生可以不用考试。
这么一算,时间满打满算也就三十天了。饶是见惯了大风大浪,这个时候,水淼还是有点紧张的。
回来的时候,大家还集合在水大柱家兴奋地聊个不停,问填了什么志愿,好不好考……
“安静,现在就差临门一脚了,更要好好准备考试了,还留在我这里干什么?!该干活干活去,该看书看书去。”
他们一大家子手上有资料,准备的时间也比别人多了两个月,相对来说心理上更放松点。
但是外面的知青、要报考的人都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知道要考试,考什么内容一概不知,手上根本没有复习材料。
消息传来考的内容是参考《数理化丛书》,但是哪里还轮得到他们啊,县城的书店排满了人,甚至全家上阵守在门口,等他们赶到,哪里还抢的到?!
但是天下无不漏风的墙,也是四叔家小孩子说漏嘴了,在其他小孩子面前炫耀说他们家有。
这下子大家都知道水家有考试资料,不过也不意外,他们五房六房在外面呢,应该是他们带回来的。
哗啦啦一群人都神情激动的冲到水大柱家中,希望能借资料抄写。
其他几个兄弟知道了立马拎着锄头赶过去,就怕他大哥吃亏,更不用说子侄辈,一大群人站着和对面的知青他们对峙。
“支书,我求求你借个书给我们看看吧,就一晚上也行!这么多年了终于等到一个机会了,我不试试不甘心啊!!”前头的知青跪坐在地上痛哭不已。
水淼看着也是于心不忍,环顾那一个个当年热血下乡的知识分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