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这伙反贼不一样(一)(2/3)
帝,越想越美他立即叫道,去把首辅周延儒给我叫来,太监听了皇帝的话,立即小跑着下去了不一会儿,首辅周延儒来到了殿内。崇祯皇帝将李邦华的奏章递给他,说道:“爱卿看看这份奏章,朕觉得李邦华所言甚是有理。若能招安这股义军,必能增强我大明的实力。”
周延儒接过奏章,仔细阅读起来。看完后,他沉思片刻,说道:“陛下,此事事关重大,需从长计议。招安义军虽能一时解决问题,但也可能带来其他隐患。”
崇祯皇帝点点头,道:“朕明白,但如今形势紧迫,我们必须想办法应对。卿有何良策?”周延儒道:“陛下,臣认为可以先派使者前往义军营地,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和诉求。同时,我们也要做好军事准备,以防万一。”
崇祯皇帝道:“甚好!那就依爱卿所言。速派使者前往,务必办妥此事。”数日后,使者带着崇祯皇帝的圣旨出发了。其实在派使者这件事上,周延儒是费了心思的,一些官员听说要和义军谈判就推三阻四没有人愿意来他们的人知中,这些义军就是活不下去的暴民没有道理可讲,弄不好小命还会搭在里边,最后还是一个礼部的郎中当了这次的使者。这个叫李可维的礼部郎中格有些执拗,在上司跟前并不讨喜,所以成了倒霉蛋,不过他可不这么认为觉得万民皆可教化,皇恩浩荡这些人的罪状被赦免,还能成为朝廷官兵这些义军应该感恩戴德才对。他身边的同僚早已经做好看他笑话的准备,觉得这个傻蛋肯定是有去无回了都用悲天悯人的目光送他离去。崇祯皇帝让锦衣卫指挥使王世德,在使者的队伍中秘密的派进了几个锦衣卫密探去义军那边打探消息。
现在河南的官员和义军的关系比较暧昧,这支义军和张献忠,李自成的流寇完全不一样,只要你不是贪官恶吏他们就对你很和气,和义军接壤的几个小县城百姓来往并不受到限制,而且这段时间有一个怪现象,义军那边大肆移民,许多活不下去的百姓都被迁走听说是去了南方。到那边每家都分三十亩地,而且还有种子也不知道消息的真假,不过这边有亲戚的都偷偷的溜走了,使得这边的贫困人口急剧的减少。不过,这些官员和乡绅倒是乐于见得这种情况,毕竟减少了不安定因素。
诏安的使者到了河南开封,河南巡抚李仙风,接待了这个七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