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卫氏(五)(2/6)
珠各六,末缀珊瑚。冠后护领垂明黄绦二,末缀宝石,青缎为带。
而参加封后大典的后妃们,朝冠后部的垂珠形式之一,即垂珍珠五串,称五行;以青金石等玉石作为分节点,将珍珠分为上下两段,称二就,合称五行二就。
后妃朝冠形制中最高等级的标志之一,仅皇后或皇太后可享用,皇后以下的皇贵妃或皇子福晋的朝冠则只能享用三行二就。
封后大典十分复杂,在皇帝册立皇后的制文下来后,礼部尚书会立即赴内阁承制,并选择吉日,遍告诸司作各项准备。
接着,礼部和工部会同制册宝,送内阁镌制册文、宝文。届时,礼部奏请,命大学士、尚书各一人分充册立正副使。册立前一日,遣官告祭天、地、太庙后殿,皇帝或遣官或亲自到奉先殿行礼,告以册立事。
册立日天刚亮,銮仪卫陈设法驾卤薄于太和殿外、陈设皇后仪驾于宫阶下及宫门外;乐部将乐悬于太和殿外;
礼部鸿胪寺官设节案于太和殿内正中南向、设册案于左西向、宝案于右东向、龙亭二座于内阁门外;
内监设丹陛乐于宫门外、节案内于宫内正中,还有注意方向都是向南,设册宝案于宫门内两旁,东西向,设皇后拜位于香案之南。
届时,礼部官自内阁捧出金册、金宝及宣读册文、宝文,并将它们陈设于亭内。
然后,以礼部官十人为前导,礼部侍郎捧节、銮仪卫抬亭,由中路入太和门,至太和殿阶下。再由内阁、礼部官手捧金册、金宝,由中阶进入殿和门,将节陈设于中案、册设于左案、宝设于右案。设毕退出。
随之,正副册使祗俟于丹墀东、卤薄之南。大学士一人立殿东檐下,西面宣读;其身后之鸿胪寺官举册、宝案;内阁、礼部官分立东西檐下,东西面为身着朝服的王公、百官。
一切准备完成,钦天监官报告吉时已到,礼部尚书、侍郎至乾清门,奏请皇帝具礼服乘舆出宫,同时午门鸣起钟鼓。
皇帝在礼部官之前引和侍卫的扈从下,至太和殿后降,入殿门时,中和韶乐队奏“隆平之章”。入门后,又在礼部官的导引下,至册宝案前阅金册、金宝。
阅毕升座,乐止,銮仪卫官赞“鸣鞭”,丹墀下即三鸣鞭,丹陛大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