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何必多此一举(3/6)
并为国家贡献丰厚税收时,他们几乎一致赞同。
“曾大人所论深合时宜,若能使百姓自行振兴,同时又不碍国家大局,老夫认为此法可行。”
“曾大人之言确有道理,历来阳谋难离军事支持,汉武帝实施推恩令亦是在平定七国叛乱之后。开大人主张重兵事而轻视边贸,恐有所偏颇。”
面对周围同僚对自己的议论纷纭,开济面色如常,内心却对窦澈怨恨至极。
若非那小子从中作梗,自己怎会陷入今日这般境地?
你给我等着!
开济暗中咬牙,面上却丝毫不露痕迹。
当看到大家的意见趋于统一时,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顺手将那份奏疏收入袖中。
又叮嘱几句后,朱元璋难得展露出微笑,和蔼地看着眼前的六部尚书说:
“既然如此,诸位都请暂且退下吧。”
“今日正值元日,不必过于辛劳,随朕一同参加元日宴吧!”
群臣回应,跟随在朱元璋身后,走向奉天殿。
此刻,在奉天殿内,
一大清早,各路皇亲国戚及国家勋贵便纷纷抵达此处。
在奉天殿前方那宽广的广场上,人们成群地交谈起来。
这些人多为开国功臣,皆是从血雨腥风中共同拼搏出来的交情……
借此机会相聚后,他们自然开始倾诉衷肠,不时回忆起往昔的英勇事迹,开怀大笑,气氛分外欢快畅达。
只是窦澈感觉有些疲惫。
紧跟在徐达身边,窦澈觉得自己脸上的笑容都要僵硬了。
尤为尴尬的是,周围一个熟人都没有。
说真的,他有些后悔来参加这场宴会了。
终于,在不知经过多久后,他目光一闪,敏锐地在人群中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在告知徐达一声后,窦澈疾步奔向那个角落,伸出手去。
下一刻,他便把朱棣的头揽入了腋下。
“放手放手……”
一番嬉戏过后,朱棣也颇感惊喜。
“没想到你也会来,我还以为你不喜欢这种场合呢?”
窦澈撇撇嘴道:
“还不是因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