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我是说假如(5/6)
面对开济的言辞,朱元璋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未提及窦澈具体写了什么,而是转换话题问道:
“开济,我问你,倘若大军北伐成功后,那些骚扰边境的骑兵卷土重来该如何应对?”
“若百姓的粮食被洗劫一空,又无法出境换取冬季衣物和粮食,这些百姓又该如何生存?”
开济瞠目结舌,刚才不是只讨论如何处置这些百姓吗?没饭吃?为何不把多余的宅院出租,把家里的牲畜用来拉货赚钱?这些人怎么办?这跟他一个刑部尚书有什么关系?
见到开济一脸的理所当然,朱元璋心中暗叹。果然,指望这些当官的能真正体恤民间疾苦,实乃痴人说梦。
于是,朱元璋沉声道:“假如,我是说假如。”
“如果我们北伐取得预期的成功,是不是可以在九边地区开设互市贸易?”\"
“这样一来,边疆的百姓也能从事交易以维持生计,所有交易都在朝廷监管之下,既能避免资敌,或许还能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诸位爱卿认为如何?”
听到朱元璋突然提出这样一个设想,在场的六部尚书面面相觑。互市并非陌生的概念,但与当前的大明有何关联?
大明是从元朝手中夺取的江山,将原本盘踞中原富饶土地的元朝贵族悉数驱逐至大漠腹地,让他们饱尝风沙之苦。况且次年即将北伐,打出的口号是彻底摧毁北元王庭,生擒北元可汗,将其献于朝廷。
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在边境开设互市贸易,这……
众人疑惑不已,正当此时,朱元璋忽然出手,将窦澈的奏折撕为两半,而后小心翼翼地收起后半部分关于“羊吃人”内容,只将前面通过互市离间草原部落、间接操控草原的部分抄录下发。
“诸位卿家请看,此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庙算深远,决胜千里之外’!”
众人相互对望,无人知晓为何朱元璋突然给予这样的高度评价。接过那份半篇奏疏后,众人低头细读,片刻之后,皆默然无语。
只因窦澈的思想太过超前,尤其许多概念只是提出了大致框架,并未详述具体步骤。正因为如此,数千字的奏疏才能容纳如此丰富的信息,否则单就一个互市制度,恐怕就得洋洋洒洒写下数万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