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我是说假如(2/6)
担得起这份责任吗?”
“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百姓之所以冒险交换物品,实在是因为饱受蒙元侵扰,这是无奈之举!”
“无奈就可以无视国法,为抢夺自己粮食的人提供物资支援?这不是重罪是什么?”
“开济!我们身为朝廷重臣,理应竭力保障百姓不受蒙元侵害,而非不加安抚反而施以重罚!”
“不施以重罚不足以遏制这股歪风!”
“开济,你身为朝廷重臣,内心可尚存仁慈之心?”
“若我没有仁慈之心,早就提议全面封锁了……”
曾泰和开济两人言语不合,立刻争执起来,而这已是近一年来朝廷上的常态。
对此,朱元璋并未插言,只是静观两人各自陈词,面色如常,心中却轻轻叹息。
这两位朝廷重臣,虽同为六部尚书,尽管理念各异,但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他们都天真地认为,只要北伐大军出动,所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然而只有朱元璋心里明白,草原上的部落无法完全铲除,大军前往时他们便会远遁,大军撤离后又重新回归。长途跋涉的征战只会白白消耗国力,终究治标不治本。
如果不是为了彻底摧毁元廷的残余势力,朱元璋绝不会轻易同意出兵。
想到这里,朱元璋摇摇头,不再关注两人的争论,转而示意身边的宦官。
宦官领会其意,转身离去,不久便捧着一叠红色的贺帖走来,正是今日元日各位朝臣的贺礼单。
朱元璋独自翻阅着这些礼单,一面低声安排赏赐事宜,一面继续处理政务。
其他大臣对此早已习以为常,自中书省被废除以来,朱元璋肩上的担子骤然加重何止十倍。
平日里,他时常同时处理两三件政务,实属常态。
就像现在,趁六部尚书商讨之际,朱元璋抓紧时间审阅朝臣们的贺礼单,权衡相应的赏赐。
“嘿嘿,天德竟然还献上一棵珊瑚树,这东西还是当初我赐给他的。”
“就这样吧,赐魏国公府珍珠十斛,之前真香国进贡的象牙摆件也赐两座。”
“信国公府……鼎臣这些年实在太过操劳,赐海外珍稀药材两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