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曾泰,你如何看待(3/6)
人的眼睛。曾泰依旧面色严肃,不为所动,其他人则心领神会,相继附和:“曾大人曾得到陛下和太子的高度评价,仁义品质昭然若揭。若所有考生都能像这位考生般从容不迫,曾大人也不必承受这般重压。”
此时,有考官的言论引发了另一位考官的不满,后者正是最初质疑曾泰的那位。“笑话,你看那位考生的应对方式——能在浓烟滚滚中专注答题,且在第一时间想到用湿毛巾掩住口鼻防止咳嗽,这份机警和沉稳,若入仕途,必定平步青云,岂是普通人所能比拟?”
众人一片赞同之声:“曾大人,我认为无论此子考试成绩如何,都应破格录取,单凭这份泰然自若的气质,就足以胜任秀才之位。”或许正是因为窦澈的湿毛巾之举在某种程度上挽救了这次县试,一位考官突发奇想,提议曾泰考虑破格录用窦澈。
话音未落,却遭到曾泰冰冷坚决的回应:“不可!”他面容严峻,“既然皇上任命我为主考官,我就必须负起责任。不论谁有何种功劳,在这里,他们就是考生,选拔以才学为准绳!若诸位欲破格提拔,请先禀报当今圣上罢免我这个主考官,那时各位尽可自行其是!”
这番话语如寒冰般掷地有声,令众多副考官面面相觑,提出建议的副考官更是脸色尴尬,一时无言以对。许久后,他只好自我解围:“唉,我只是担心遗漏人才,造成遗憾罢了。既然曾大人坚持原则,那本官自然遵命。”
曾泰心中冷笑,再次转头以鹰眼般的眼神扫视全场。官场中,每一言一行皆蕴含深意,有时看似目标相同的两句话,实则含义迥异。就比如刚才那两位副考官,前者真心赞扬窦澈并顺势推崇曾泰;后者表面看似重视窦澈,主张破格录取,实则包藏祸心,意在针对曾泰这位主考官。\"
曾泰目前在朝廷中的处境并不理想,在今年三月之前,他还只是一名郁郁不得志的秀才。然而,自从他的名字进入朱元璋视线,就被迅速提拔为代理户部尚书。在胡惟庸垮台,丞相职位撤销后,户部尚书实际上已是仅次于皇权的存在,甚至在六部尚书中地位稳固,居于前茅。
或许是由于提拔速度过于惊人,连朱元璋自己都觉得有些过分,遂又授予曾泰太常寺少卿的正式职务。即便如此,曾泰的快速晋升仍引起了许多官员的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