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这不是窦编撰吗?(2/6)
他再次走进奉天殿,逐一仔细审视每一个考生,因为他们一旦录用,便将成为大明朝最基本的政治架构。
朱标审阅完所有考生后,时间已过去了半个时辰。监考确实是件枯燥乏味的事,朱标不禁偷偷打了个哈欠,又悄悄走出奉天殿,却被窦澈一把抓住。
“里面还要考多久?”窦澈急切地问罢,不等朱标回答便紧接着追问:“以前科举的试卷还有吗?能给我找一份来看看吗?”\"
朱标不明所以地点点头:“有的,我记得去年殿试的试卷好像就存放在翰林院。”
“去年殿试?现在是一年一考?不是三年一考吗?”窦澈的问题让朱标笑了起来:“理论上是三年一考没错,但现在我大明朝基层官员极度短缺。”
“连举人都得以任用到各县担任要职。”朱标解释道,“自然是改为一年一考,以便尽快充实各地官吏。”
【注:这在历史上确有其事,明初时期确实曾有一段时间实行一年一考的制度,直至洪武十七年后才恢复为三年一考】
朱标一边解说,一边注意到窦澈嘴角禁不住地上扬,似乎颇为喜悦。待朱标话音刚落,还未及询问缘由,窦澈已不由分说地搭住他的肩膀,用力一扳,朱标的身体瞬间转向。
“好兄弟,帮我个忙,快去找几份试卷过来,越快越好!”窦澈不容置疑地用力一推,朱标还没来得及反对,就已经被推进了奉天殿内。
窦澈深知,越把对方视为兄弟,就越不能在公事上让他为难。朱标同样理解这一点,立刻唤来一名太监,简单交代几句,片刻后便拿来厚厚一沓试卷交给了窦澈。
接过试卷,窦澈聚精会神地浏览起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行行工整的馆阁体。窦澈不得不承认,自己的书法与之相比,简直是望尘莫及,甚至觉得这份试卷上的馆阁体堪比后世的印刷体。
尽管知道窦澈可能想做什么,朱标仍一如既往地细致入微,特意挑选了近年来应天府各级考试的试卷,包括秀才、举人直至进士,科举道路上的重重关卡,在这一沓试卷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当窦澈第一眼看到这些试卷时,那久违的金石之声再次在脑海中回荡。
【你研读学子试卷,心领神会】
【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