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他在做什么(4/7)
眼前的情景。
窦澈击败三万人后,没有休整,也没理会这密不透风的包围圈,毫不犹豫地调转军阵。
沿着原路,再次渡江!
自第二次横渡江河之后,窦澈无可抵挡地再次跌入了那种洞察的澄明之中。
那次棋局,他曾经体验过这种状态,却在紧要关头硬是抽身而出。
窦澈明白,这就像当初研习张三丰的太极,终究是自身的积淀不足。
然而连续的两次棋局推演,对他而言,虽非实战,却胜似实战。
特别是在此刻,当他重演那位未来的伟大将领的着名战役,一面比较,一面结合实际去理解和调整,这让窦澈彻底跨越了最后的那座壁垒。
刹那间,眼前的沙盘化为了真实的地貌,每一座山峦的高低峻峭,每一条溪流的流速缓急,每一片森林的疏密分布。
全都在窦澈的思维中重现。
伴随着之前匆匆阅读的兵书,如雷鸣般在他的脑海中炸开,转化为窦澈特有的指挥风格。
直至此刻,那本应早至的天籁之音终于迟迟响起,在窦澈的思绪中回荡。
【你领略了战争的韵律,与历史洪流中的军事大师产生了共鸣。】
【你对战场布局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你融汇了兵家的四大态势,运用自如。】
【你悟出了独属于你的兵法——《窦氏兵略》】
——————————————————\"
当窦澈再次恢复清醒时,一切如旧,却又似乎迥然不同。常老三不自主地后退两步。
尽管常老三对窦澈的佣兵才能推崇备至,但他始终视窦澈为同辈中人,
甚至考虑到窦澈的年龄,将其视为晚辈亦不为过。
因此,即使面对窦澈匪夷所思的战术运用,常老三也会提出质疑。
然而此刻,当窦澈睁眼的那一瞬,
常老三仿佛看见,矗立在他眼前的,是魏国公徐达,或是曹国公李文忠的身影。
就如同那位曾威震四方、从容指挥千军万马、在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大都督朱文正再现。
不过,待常老三揉了揉眼睛,那种感觉便如同幻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