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也就这点小聪明罢了(2/7)
否,目光却悄悄投向李文忠。
\"罢了,看来是景隆那小子的主意。\"
\"叫他过来,这样捉弄窦先生成何体统?\"
徐达却拦住儿子,转头对李文忠说:\"不,别拦。\"
\"我想看看这位年轻人,能否破解当年文正的布局。\"
李文忠闻言,瞳孔一缩,下意识抓紧徐达的手臂。
\"徐二叔,您\"
\"您知道,这个布局是文正凭空想象的。\"
\"他自己也承认,这只是构想,无解之法。\"
\"您认为这位窦先生能\"
李文忠的话还没说完,就对上徐达的眼神,他默默地闭嘴,但眼中的焦虑并未消减。
窦澈身份特殊,是曹国公府的贵宾。李景隆刚才恭敬有礼,窦澈自愿再战,本质上并无失礼之处。贵族家的这类娱乐活动,如同文官家的诗词会,本无伤大雅。
前提是,选取的战役不能过于苛刻,否则就成了结怨。
李文忠愈发焦虑,靠近徐达耳语:\"徐二叔,我知道你想替舅舅出口气。\"
\"但你也明白,窦先生是太子那边求之不得的人物,万一\"
看着李文忠的焦虑,徐达微微一笑:\"不如让窦先生自己决定吧。\"
李文忠点头,快步走到窦澈面前:\"窦先生,请稍等。\"
徐达解释了军棋的来历。
\"此棋出自前任大都督朱文正的构想,你持黑棋,只有三万兵力,对方却有六十万,实力悬殊。\"
\"坦白说,我们认为此局无解。\"
\"我能取得的最佳战绩,就是三万兵力全军覆没,消耗掉对方十万。\"
\"若先生只想娱乐,可选其他战役,定能满足先生。\"
徐达十分真诚,但窦澈陷入了沉思。
他没想到这盘临时起意的军棋,背后有如此深的渊源。
朱文正,这个名字虽今非昔比,但在朱元璋打天下的年代,他是朱家王朝不可或缺的人物。
不说别的,当年朱元璋军中的首席,大都督府的朱文正,不是徐达,不是常遇春,而是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