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魏国公更不会容忍!(6/7)
澈点头,接着说:
\"既然朱兄了解得如此清楚,自然明白我大明的军户制度,每户必须提供一名成年男子参军,其余子女可自由就业,对吧?\"
\"正是如此,但即使如此,军士们在军营生活,把军饷寄回家,怎么就不能供一个读书人呢?\"
\"哈哈——哈哈哈——\"
朱标一问,张老道顿时笑趴在地。窦澈无奈地看着抽搐憋笑的张老道,又看了看脸色铁青的朱标,摇头笑道:
\"你说的是理想状态,也是朝堂上许多大臣的想法,但政策实施起来,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
窦澈脸色一正,看着朱标继续说:
\"如今大明四面征战,谁也无法保证下次领军饷时人在何处,对吧?\"
\"对。\"
朱标下意识地点点头。窦澈则连珠炮般继续道:
\"既然不知身处何方,也就无法找固定人帮忙运送军饷,到时候天南地北,寄回家的军饷能毫无损耗吗?\"
\"更何况大明四处烽火,假设一个军户有五个儿子,大儿子在前线,政策规定家中必须留人随时准备替代可能阵亡的儿子入伍。\"
\"那么,这位军户的继承人是否需要训练?怎能允许一个未经磨砺,毫无战斗经验的年轻人在战场上白白送命呢?\"
\"一旦战祸降临,地方官员可不会关心你的儿子是否受过军事训练,那时,哪个父亲忍心让孩子就这样奔赴前线,自寻死路?\"
\"我大明非府兵制,没有分田给兵的规矩。就算他们有十数亩薄田,还得供应至少一个儿子习武杀敌,怎能再承受得起一个只会书卷,不擅劳作的读书人的负担?\"
看着朱标因这番话而愣在原地,窦澈拿起一旁已冷却的茶水,缓缓补充道:
\"这还是在军队清廉,道路畅通的理想状况下。\"
\"谁能保证士兵的军饷能如实发放,谁又能确保他们的粮饷每月都能送到亲人手中,哪怕只有八成?\"
\"榨取士兵,这并非前朝独有的恶行。\"
\"绝不可能!\"朱标猛然起身,大声反驳。
\"我大明的将士们都视死如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