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乱世出枭雄19(5/6)
究明史的原因,悲哀的历史,总是借鉴意味十足。
说回小说本身,其实爽文在明末没有生存空间,根本‘爽’不起来,能爽起来的绝对是纯二逼。
作者也看了很多历史文,明末爽文归纳起来只有两种,一种咔咔杀,不问缘由,先套个帽子,逮谁杀谁;一种嗷嗷叫,‘撒尿’画地图,看起来热血,里子是一堆热翔。
除了开始阶段,大多读者不会看完,毕竟喜欢爽文也不是代表没脑子。
所以大多数作者写明末,思维顺序都是黑暗、挣扎、铁血、理想…几乎很少有作者跳出这个思维惯性,因为跳出去就不对了,毕竟基础价值观一定要正确,否则读者骂死你。
老夫当然也是,而且我的思维很跳跃,总是在反复中前进,没法改了,习惯了,除非我放弃讲道理,纯粹为了喷。
扑街也正常。
看淡了。
感谢读者的陪伴,我真的不想写了,三两天完结了。
小说中‘刘应遇’是真实存在的,他真的虐杀了王二,当时王二这个混蛋都投降了。
刘应遇就是明末少有的、拥有匹夫之怒的小官,他和别人的对话,我没忍住,简直就是在念‘大纲’。
我重新想想,换个角色,继续讲明末的烂人烂事,总感觉明末能给自己、给读者带来思考,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我喜欢的。
……
(说到最后,我又忍不住了,王二在很多浅显的历史资料里是首义‘英雄’,但爱好历史的都知道,这就是个人渣,他的行为比畜生还畜生,根本不能算人。
王二残暴恶毒,起事后直接屠‘地图’、吃‘地图’。
‘吃人’—是明末农民义军的通病,这个词很多时候是骂人的,明末的农民军却是非常写实的一个词,比他们条件还差的历史时期多的去了,但也没他们这样具有‘普遍性’,自然很难有历史正当性。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流贼、畜生、义军,竟然是同一群人,王嘉胤、王自用、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等之流,能上史书,被称为义士是‘治国’需求,‘不纳粮’的政治口号在史书中掩盖了残暴的兽性。
很多学者说起他们都觉得反胃。
从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