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天灭之?天助之(3/4)
锦一线从来没此刻兵精粮足。
赵率教、马世龙、金启倧、韩同、秦祚明、曹文诏,个个怀着建功立业的心思,朝廷让林都督总理前线军务,也是让他出击的意思,可惜啊~老天爷给泼了一盆冷水。
尤其是赵率教,他不知道林威为何让他节制所有人,但他敏锐察觉这是他一生的转折点。
老赵同学万历十九年中武举,甘肃、延绥任职期间,恰逢俺答汗的侄儿在西海(青海)叛乱,西北大战没有,小战不断,满腔热血屡立战功,可惜兄弟们几年都没有饷银,私藏两次缴获,被去职了。
万历四十年,朝廷诏令罢官而养有家丁的将领带兵到前线立功,立刻带兄弟奔赴辽东。
天启元年袁应泰到辽东,老赵跟在身边做中军杂务,成了副总兵。袁应泰是东林,本事没有,气节不亏,城破自焚,赵率教却潜逃了。
山海关哆哆嗦嗦过了一年,王化贞和熊廷弼又来了一次大溃逃。
赵率教敏锐认为奴酋没有实力进攻山海,他的机会来了,逆着逃跑的人群,在孙承宗抵达辽东前,率三十八家丁占据山海东六十里的前屯卫。
他赌对了,孙承宗到辽东之后,所有的行动都得把前屯作为前进基地,顺利升都督佥事,前屯总兵。
高第到山海后,第一件事又是令赵率教作为关外回撤的最后节点,但这次有了前线钦差,被突然重用了,拉到前线做总兵。
大明败得越来越惨,老赵的官职却越做越高,可能是辽东系将军里一根逆势成长的独苗。
林都督看中自己在辽东的‘凄惨’经历,还是看中自己保全部下的能力?
赵率教此刻站到锦州城头,感受着城内喜气洋洋的气氛,又感受着外面漆黑的草原暗藏的杀机,回忆一遍人生,暗暗决定,这次决不再退,就算马革裹尸,也是为国捐躯的最好时机。
想到这,老赵深吸一口气,暗自打气,建功立业,就在今朝。
铛铛铛~
黑暗的夜空中城外突然传来警钟,士兵们都在城墙下的帐篷,仅仅几息就站到各自岗位,警惕望向东南方向。
守备府的几名副将也挤向城头,金启倧来到赵率教身边,“赵总兵,这种天气怎么会被夜袭?哪来的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