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彪悍人生无需解释(2/3)
一上任,立刻调查九月柳河兵败原因,令前线总兵马世龙去职待查,各兵堡上报军械和粮食储备。
所有人都以为高大人至少装装样子,没想到他接着就发出第二道军令,为免虏兵用萨尔浒旧计逐个击破,令辽西诸将弃散兵城堡,撤城外戍兵,以雄关为守。
这是高大人给自己的‘台阶’,五日后,经略大印军令传到各堡,只有四个字:枢辅抚镇。
就是各率重兵驻关、共图防守之策。
前线各兵堡总兵、守备、兵备道、巡按等收到军令,气得浑身发抖,这么稀里糊涂的军令,他们可以理解为固守坚城、也可以理解为固守山海。
反正高大人没让你们放弃土地,怎么选择是你们的事,东虏若进攻,老子可不会支援。
雪片一样的弹劾奏折飞向京城,大明朝的老规矩,当官的还会吵一段时间。但辽西军心被瞬间击垮,已经有人开始后撤了,顿时乱做一团。
在这乱糟糟的时候,钦差属官押送四十万两白银到山海关,高第立刻派人去联系喜峰口外‘逗留’的林威。
能联系到就见鬼了,高第于是与魏良卿商议发放饷银稳定军心。
此刻的魏良卿还真可以,但只有五万两,这是皇帝重新交代过的,大头必须由镇抚使来发放。
高第给山海驻军发了五万两银子,不管怎么说,军心还没有混乱,起码在可控范围。
山海关西边的军营绵延十里,护卫饷银的两千人驻守在一片独立的小高地,徐允晴、魏良卿、王徵、还有东林三人都在这里,每日看着军营西边越来越多的逃民发愁。
高第丢掉四百里疆土,但没有像熊廷弼一样问斩,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不抛弃’,除了不愿意撤回来的人,只要是辽西的兵和百姓,他都没有堵在关外,全部放了进来,而且给他们熬粥没让饿死。
但是大冬天的,粮草消耗就成了一个天文数字。
这老东西完全没考虑夏季辽西军民的肚子问题,把山海储存一年的粮草向逃民发放赈灾。
可谁又能说他错了呢?
徐允晴此刻站在了望楼,不停向北面张望,她有变成‘望夫石’的潜质,因为她突然发现自己怀孕了。
回到三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