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单章 银子与人的背景(2/5)
三十年宗教战争,整个欧罗巴乱成一锅粥,金银全部投入战争。
明朝太倒霉了,同时失去唯二的对外贸易大户,江南海量的纺织品卖不出去,士绅豪商手里堆积海量的银子无法投入生产和雇工周转。
结局如何,我们现在任何一人都能想象,银子涌向土地,手工业凋敝,物价飙升,恶性循环,富者越富,贫者越贫。
若说明亡于财政崩溃,外部原因至少占三成,百年来流入中原的银子,把老朱设计的定额缴税模式彻底摧毁,这才有了教科书中‘明末出现资本萌芽’的论据。
“定额缴税”,是老朱在定鼎天下、丈量土地后,按土地数量给每地税赋定额,但这个定额永远无法收齐,有的士绅免税、赐藩王权贵免税、受灾免税、受灾减产…二百年来缴税土地越来越少。
好多人可能不知道,明朝才是律法确定的‘永不加赋’王朝,且为了鼓励开垦,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宣布新开田地不计入税赋。
牛不牛笔?
很牛笔,但逐渐也变成了空喊。
税赋主体架构没有丝毫变通,积难重返,说垮就垮。
2
说说李成梁。
因几位大佬的几本畅销书,九成网文采用相同人设,李成梁在正史以外,完全变成努尔哈赤的‘教父’形象。
历史中李成梁是张居正的人、是楚党盟友,书中李成梁采用的是正史人设,与很多网文略有区别。
且因为李成梁弟弟和侄儿降清,读者难免对李成梁曾孙李尊祖带‘固有印象’,选择性忽视李家直系后裔、无兵无权的末代宁远伯血战农民军,是勋贵少有的殉节殉国将门(很少有人提吧?)。
抛开李成梁与努尔哈赤的私人交集,与大家谈谈军事角度的李成梁,以及他‘争议’来源,借此说明一下辽东当时的民情。
万历朝前期,张居正专注财政改革,边镇采取西守东攻战略,但朝廷没有钱粮支持辽东对图们汗的抵御反击作战,于是张居正抖了个机灵,给予李家充分信任(政治盟友),不允许任何人干涉他指挥,让他‘自决赏赐’。
李成梁没有赏银,把于谦曾经用过的策略逆转:官田全都分给边军。
简单的一招解决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