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正史’对党争的判定(2/3)
在锦衣卫当官。五军都督府有练兵、治兵权,兵部有统兵、调兵权。
小子刚刚接触史册的时候,认为王化贞死不足惜,应该千刀万剐,读史一年,觉得熊廷弼也不是什么好鸟,揣着明白装糊涂,把自己吹嘘成能人,抬高自身影响力,这种人太多了,大明以后会更多,死了没什么可冤枉。
再读史一年,觉得大明上上下下每个人都该死,当官该死,士大夫该死,将军该死,勋贵该死…他们该死,你们也该死,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妄图把自己摘干净,就是该死的时候。
同样的道理,小子刚刚接触正统史册的时候,非常钦佩东林党,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何等高尚的情操。
曾经认为你们是一群君子之交淡如水,将国家利益置于一切之上的理想政治家。
但越了解东林,越觉得像吃蚊虫一样恶心想吐。
移宫之后,陛下顺利登基,作为扶持新君继位的东林党,权势大涨,朝政大权尽在其手。
得势后的东林党利用考核官员的机会排斥异己,将浙党、齐党、楚党赶出朝堂,美其名曰众正盈朝。
天下人是死光了吗?只有你们东林才是君子?难道你们东林全是君子?过犹不及,后果就是你们只用两年时间,就把君子这个称号废了。
掌朝后的东林废除万历皇帝的各种政策,美其名曰拨乱反正,拨什么乱?反什么正?口号喊得震天响,看看你们实际又做了什么。
免除地主豪商的税赋,为地主豪商谋利益。弄得党争日趋激烈,朝政日趋困难。
万历四十八年,税赋折合白银八百万两,天启元年六百万两,二年、三年四百万两,天启四年又涨回六百万两,因为魏忠贤掌权了,今年的税赋大概是千万两,明年会达到一千二百万两。
左大人说没有东林,还有西林南林北林,好极了,大明如此危急时刻,没有魏忠贤,还有李忠贤、张忠贤。
因为陛下得保证国朝架构运作,因为天下百姓需要和平,这两个根本需求的外在表现,就是国库得有银子支撑。
陛下刚登基的时候非常感激东林党,小子从当时的圣旨上可以看出来,要不然东林也不会霸占朝堂。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