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未来市场的定位(2/4)
到每一茬的产量来说,也就是200多万吨,这600个摊位绰绰有余了!”。
待在场的众人轮流将手里的资料看完,脸色都阴沉着要滴出水来,特别是镇委书记张有来拉着脸上不停地吸烟。
“小林,你整理的这份资料有多少可信度?”一位刚刚提拔上来的年轻农业副镇长,小心翼翼地问道。
“咳咳!刘镇长,这每个大棚都到家到户了,就连农户是否有种植蔬菜的经验都标识出来了,您说这数据有可信度嘛!”。
“嗯!资料整理的确实详实仔细,看来小林真下了一番功夫啊!不过,按照你刚才的预算,那我们岂不是这三座大棚足够用了,为啥还要劳民伤财地预留出三个大棚的位置来,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投入啊!”第一位发问的政协副主席继续问道。
这位副主席的问话,同样引起了旁边众人的好奇,都转过头来看向林旭,就连张有来也扔掉手里的烟蒂,一副欲言又止地样子。
林旭给众人分了香烟后,自顾点燃一根吐出一口烟雾缓缓说道:“领导们,我们镇既然要大力发展冬季蔬菜种植,这肯定短期内是不会变更的,如果我们今年能让种植户们尝到甜头的话,那么相信明年的蔬菜大棚就会出现井喷的现象,至少是今年的3倍以上,到那个时候我们这个市场才算初具规模。
“另外,据我所知很多领导们在会议上提出建议,要让农民冬季在麦田里种植菠菜,而且很多办事处已经落实下去了,诸位领导们,这菠菜和西红柿、黄瓜又不一样了,它属于难以运输的蔬菜,而且产量极其惊人,明年春天一旦我们找不到销路的话,那么这些菠菜就会全部烂掉地里,这不仅是劳民伤财的问题了,很可能会直接影响冬季的蔬菜大棚建设问题,也不知道那位领导拍脑袋提出来的。”
“小林,我们问你预留三个大棚的用处,你怎么又扯到菠菜种植上去了,这是不是跑题了?”一位兼任办事处书记的镇委委员,一脸不悦地问道。
“咳咳,韩书记您先不着急发火啊!我这不是正往下慢慢讲嘛!”林旭满脸堆笑恭敬地说道。
“问你啥,你就直接回答,别在我们面前卖弄你的小聪明,我们这些人都是从农村摸爬滚打半辈子的人了,农民该种植什么,我们心里比你更加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