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迷恋文字世界(4/7)
。绝对化的服从顺应,也说没有丝毫的磕绊,完全是在一种舒服的自然状态里了。
虽说不上课了,还是按点起来,在这个点的时间段上,做什么,紫云就加进了属于自己的全部主观色彩。当然,包括这些课本教科书,这些寒假作业,这些指向未来高考的范围和指标,都是固定的。紫云知道,这里,还是没得选择的余地。只能是把自己尽量调整在一个特别心甘情愿的程度,才能内外一致地表现出高效率来。
寒假开始的几天,爸爸是无暇顾及紫云的,光学校一大堆工作,就够忙活的。妈妈相对轻松些,停止了平常的忙碌,操心着把全家的饭菜,按点给做好。紫云每天都固定这几个基本的时间点,一大早,起来,先读英语,背诵基本课文,或者语文课本里的经典名篇,这两项,都集中在每天起床后的一个小时,紫云,来到东街小学的操场,手捧着课本,高声朗读,大声放开念着课文,尽量把每个字句都紧紧抓住,死死地盯着,抠出里面的意思和自己能捕捉到的味道。
伴随着声音的发出,紫云就自然地融入其中了。沿着操场,这块地方,走了多久了,转了多少圈子里了,似乎都没什么确定的指标,关键是这些文字,都在大脑里全部扎根落地,刻下不朽的烙印了。
背诵荀子的《劝学》,紫云几乎把每个字句,都在反复打磨,精雕细刻地回到内心,她可不想把读书变成和尚念经,真真切切地是走心,镌刻的铭记的过程。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柔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镐扑,不复挺者,揉使之然也。……君子博学,而三醒乎己。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也。”
紫云会一个字一个字地去抠,去反复琢磨,从字面意思,到文章的整体构思到艺术表现手法技巧,到生命的感悟,紫云会全面的,做一种渗透到骨髓里的,那种解读。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万类霜天竞自由,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粪土当年万户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