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麻花和大小京果(3/9)
不只有一种,在清朝时期,一些需要进贡给皇族的地方果品,都被称为京果。
在北京、河北、山东、河南、湖北、江苏等地,都有名为京果的传统美食,常被用来在春节待客当茶点。
京果按照形状和大小可以分为大京果、小京果和酥京果。大京果和酥京果都属于酥杂糖,质量好的一捏就碎。大京果是圆柱形的,长得很像颗粒饱满的大花生,外面还裹着一层白色糖霜,也正因此,有“银包金”的说法。雪白色的外表,咬上一口,无渣,入口即化。那酥香脆甜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
如果用糖浆包裹之后撒上芝麻或是桂花,就成了麻香京果和桂花京果。有大蜜京之称的商丘美食虞城黑京果,就是用江米、白糖、蜂蜜、香油、桂花等为原料制作而成的。将米京果粉碎、发酵,再加入配料炸制成黑京果。黑京果甜而不腻、酥甜可口,曾在清朝嘉庆年间被列为贡品。
酥京果则长得像个鸽子蛋,在上世纪70年代左右,武汉的老人很喜欢用京果冲蛋当早饭,所以逢年过节,京果是武汉人走亲访友必不可少的礼品之一。
小京果,长得很小巧,像个长花生,也被称为扬式大京果。制作方法与大京果类似,口感更脆一些,俗称“雪果”或是“金裹银”。
武汉人的记忆味道,武汉人文学者王琼辉曾这样评价过京果:“酥京果是亲朋好友饮茶时必备的美点,喝一口茶,吃一颗酥京果,苦尽甜来。武汉民间认为,如果胸口痛,实为胃痛,可用京果冲开水食之,就舒服了。京果有顺气、助消化之功能。”
在武汉人的记忆里,总会有京果的身影。每年春节,糖盒子里少不了白白胖胖的京果。裹着一层白色糖霜糯米粉的京果,看起来像汤圆,但其实跟汤圆完全不一样。里面布满了蜂窝孔的京果,咬上一口酥脆爽口。京果里面的孔洞太多很容易受潮,放久了可就不好吃了哟!但是没关系,每天早上一碗京果冲蛋,一下就消灭掉几斤京果。
小时候看着奶奶或者外婆把京果碾破,再泡到水里,总觉得很神秘。拿一整个偷尝之后发现,甜丝丝的,酥酥脆脆,直接吃不是更好吃么?如今过年过节,拎上一袋老字号的京果,会让长辈感慨还是记忆里的味道。也不知道他们怀念的,是京果的甜蜜,还是当初那个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