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馒头挂面(6/8)
不下去,可能真的是人的味觉变了,不能适应,肉包子是主流,馒头几十年还是变化不大,红糖馒头,咸馒头,不管怎么变,馒头就是馒头,市场卖的馒头都能过的去,刚出锅的馒头基本上都能吃下去,但完全干吃馒头还有点吃力,还是要就点咸菜和汤料,小时候的馒头干吃几个都没问题,现在干吃馒头一个估计就到了极限,除非极度饿了的情况可以忽略。
现在的人们是越来越懒了,想吃馒头买两个,简单省事儿,可是外面的馒头作坊卫生条件堪忧,味道和口感也是各不相同。总的来说,馒头包子几十年的变化不大,或者说几千年的变化都不大,流程和工序就那么一点,但小时候的馒头和包子更让人怀念和流口水。现在的馒头和包子只能饱口腹和填饱肚子。
碱面馒头虽然很好吃,但还是会有好多人不会做,或者说不愿意去做,费事费力,掌握不好面粉和面碱的比例,不知道面粉和面碱到底放多少。不是专业食品级爱好者做不出好吃的馒头和包子来。
米云小时候在村里就吃过馒头包子,出村两年上学就没吃过了,米云上五六年级的时候一日三餐都是米饭为主,在外上学一周,米云手上有钱,原则上可以多喝面汤和吃上包子馒头,实际上没多少机会能吃上,因为手上的生活费有限,能保证一周的菜钱不少就是好事了,不然就只能光吃白米饭了,不是没有这样的事发生,不到半周手上的资金就花光了。
在90年代,那时候米云一周的生活费就不到两元钱,买菜钱一餐一毛起步,买两三毛钱的菜也有,基本上进学校两天就花光钱了,白天找同学支援点菜吃,还可以赊账,卖菜的农户都是固定的两三人,都是熟人,都好商量,晚上还可以捡老师们没吃完的剩菜吃,晚上的米饭和老师一起吃的,同一锅米饭,只是学校不管菜,前文都有提及,这里就不多做回忆了。
以前人们生活不是太富足,能够去饭店吃顿饭是一件比较奢侈和值得炫耀的事,当年饭店里调制包子馅有高汤和材料油,这在自己家里是调制不出来的,毕竟当年人们肚子里的油水不像现在那么足,因此偶尔吃一次外面饭店的包子会觉得特别美味。
小时候的包子馒头之所以好吃,不仅因为它们的美味可口,更因为它们承载着人们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家的温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