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馒头挂面(5/8)
只有酱油,也就是现在说的老抽。那时候,小卖铺里卖的也只有酱油和醋,几毛钱打一勺。现在基本不卖散装酱油和陈醋了,都是包装好的酱油和陈醋。
小时候一碗浓香四溢、回味无穷的手工挂面,留给无数人的是浓浓的乡情,温馨的亲情让人感动和珍惜,也温暖一直陪伴人们的成长。
不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机械化的时代到来,手工挂面流程也会简单更多,节省不少人工和时间,不会像以前挂面成品要几天时间,现在基本上都是节省了大部分出品时间,还有蔬菜,水果和野味各行各业都是这样的现状,产品出窝率加快,上市快,才能抢占市场,卖的多,有经济价值。
还有小时候的碱面大馒头,味道香有嚼劲,越吃越好吃,越吃越上瘾。干农活的人,最幸福的就是饿了,能啃上一个大馒头,那时候小贩叫卖的馒头和包子个头都比现在的大多了。
米云家下面居住的一户人家就卖了一两年的包子馒头,每天卖百来个,就是比较清闲的时节骑自行车在全村叫卖,一年有卖几个月,后来就不卖了,可能赚不到钱,不是馒头包子不好卖,货真价实的馒头包子除开成本,进账没有多少。
米云思来想去,猜测主要是那个年代的人们普遍没有钱,没有消费能力,米云家就是,平时一年到头都没见过什么零花钱,在地上捡个几毛钱都会开心半天,悄悄的开心,谁也不告知。外来人员也会偶尔过来叫卖包子馒头,只是频率少,一月连来三天,或者几个月来售卖一次,就连天天叫卖的娃糕也是无声无息的突然就不卖了。
小时候最爱吃的碱面大馒头,如今很难见到它的身影。那时候没有发酵粉,每次蒸馒头的时候剩下一小块面,用作下次蒸馒头的“引子”。再次用的时候要提前把它拿出来,放在水中浸泡至软,才能够再次利用。用发酵粉蒸的馒头不用碱面,虽然说简单省事儿,但味道远远不如碱面大馒头的味道香,小时候的纯手工碱面大馒头,即使没有菜,一口气儿也能吃3个,越嚼越香,越吃越好吃,越吃越上瘾。
小时候吃的包子也主要是红糖包子和肉包子,米云的记忆里,糖包子吃的还相对多点,但三十年后的今天,市场上基本上很少见卖糖包子的包子铺,偶尔见到,吃了几口糖包子,感觉还是吃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