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1章 柴火饭(3/8)
来也是更加的便捷,一点都不输城里的燃气灶和集成灶。
乡下孩子没有不烧火做饭的,他们大多数都喜欢烧火,尤其是家里来客人或冬天时。
那时候,乡下都是烧柴火,现在大多数乡下仍然在烧柴火,因为柴火旺,烧出来的饭菜好吃,也经济实惠,木材出门一圈就可以捡回来,煤气和沼气需要成本,偶尔热菜和加菜用下。
乡下做饭,煮猪食需要大量的柴火。这些柴火除了庄稼地里的麦草、谷草、玉米秆,油菜枝,还有自家山上的树丫和杂树。好多家庭光是这些柴火还是不够烧,那就得需要人去拾柴火,多半又是家里的孩子去做这些活。
割猪草一般是去田边地坎,行走在田野里,是每日必做的功课,因为猪一天三顿都要吃,吃得多才长得壮。拾柴火那就要去爬山上坡,穿行在大山里。拾柴火最好的季节就是夏天暑假里或秋天落叶时。每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不同,取材就不一样,米云家基本上小时候都是去对面荒村收割猪草,木材就在门前门后就能自给自足,棉花枝条也可以烧半年的时间。
灶台,是乡下居民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炊事设施。从单锅灶到双锅灶、三锅灶,甚至包括有蒸锅的四锅灶,其大小形制则是据每家每户的条件而各不相同。
农村砌灶台是一门技术活,它的垒砌也有一定的学问和规矩的。灶台砌得好,会使灶好烧,又可节约柴禾。乡下的人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好像无师自通似的,米云家的灶台,一般都是找村里的泥瓦匠砌的,非常好用,父亲自己也会,但专业的事给专业的人做最好,不然火难烧旺,还要备受烟熏火燎,父亲在菜园砌个围墙拦起来,或者修补灶台和地面还是可以的。
灶台一般是一米多高的灶台,灶台上安放着一大一小的两口铁锅,小锅用来煮饭炒菜,大锅用来煮猪食。
灶台的旁边还一溜烟的放了几口铝锅,用于烧热水,铝锅的后面就是高高立出屋顶的烟囱。铝锅的上边一年四季都挂着熏得漆黑的腊肉和香肠。灶台的对面是一个树疙瘩做成的一个凳子,早已坐得油光发亮,旁边堆放着枯树枝的烧火用的燃料。
烧饭的时候,妈妈把灶台打扫得干干净净,米云兄弟和奶奶负责烧火,一会儿灶堂里便红彤彤起来。顿时,炊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