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3章 酸梅粉的回忆(5/7)
的味道,因为人们的味觉几十年来也进化了。
在米云的记忆里,酸梅粉是没有牌子的。很有可能还是三无产品,不过当时可没人管这些。辣椒也是,当时各方面制度都没有那么成熟,同学们在上学前、放学后,掏出1毛钱,买上一包、两包。边走,边舔着吃,酸酸的,味道好极了,在那个年代,也能算美味佳肴。在那个年代能不能捡到钱,回答是真能捡到钱,米云就捡过几次破旧的纸币,至于捡到钱要不要交公,在这里就不多做探讨了,米云捡到过很多东西都有交公,至于捡到破旧的纸币就私自动用了。
当时,也有人把酸梅粉用来冲水喝,不过这是不随大流的少数派吃法。现在这些小袋包装的酸梅粉早已不见踪影,买不到了。流传下来的是那份酸酸甜甜的记忆,和一把把酸梅粉里附带的小勺。每一包酸梅粉会附上一个彩色的小勺子,但不知道哪一年开始出现了一些不一样的小勺子,武器把柄之类的酸梅粉勺子,深得这类对战斗热血十足的小男生喜欢,他们还经常为了收集这些勺子去买酸梅粉吃。
酸梅粉堪称解馋神器,味道好又便宜,不占肚子还开胃。偶尔“富裕”的时候买来请小伙伴,还能增进友谊。每一袋里的勺子都不一样,有兵器样的、有乐器样的、有动物样的、也有人物样的,像拆盲盒一样,相互打望着,看谁吃到的小勺子更酷。男孩子都喜欢兵器样的,女孩子更喜欢人物造型的,如果有重复的还可以拿来相互交换,童年就被这五颜六色的的小小勺子装点的意趣盎然。
慢慢的八分钱一袋、一毛钱一袋,再后来渐渐忘了有种味道叫酸梅粉。现在也有酸梅粉,不过没有了这小巧可爱的勺子,更多的时候用来佐味白心芭乐吃。酸梅粉还是酸梅粉,只是少了对小勺子的期望,也许这就是成长,一切都在,只是一切都不一样了。
酸梅粉,据说现在也有渠道能买到,但是不好吃了,没有小时候的味道,也不是小时候的厂家,都是现在商人打着情怀,生产出来的情怀怀旧商品,还有各种辣条也是一样,都归类于垃圾食品一类,现在人的观念都不会让自己的小孩吃,怕吃坏肚子和肠胃,不像过去的80后,从小到大连牛奶都没有喝过,现在的孩子出生就是喝牛奶到小学,甚至中学到大学,只要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