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3章 酸梅粉的回忆(4/7)
世界上最小规模的小卖部。
对于过去三十年的事,米云也不好意思再问父母,除非米云觉得有必要求证的事,如果有些事米云自己都记不清了,估计父母也很难记清楚了,小时候发生的很多事,他们都没有米云记得清楚,毕竟三十多年过去了,谁还能记得曾经发生过的事,父母和米云对过去三十年前的事有分歧,最后的结论都是米云和父母其中一方一致确定,父母也年事已高,很多东西都记不得了,以后有机会单独回忆父母,估计也是再过三十年后的事了。
小时候5分钱一小包的酸梅粉,买上一包舔着吃,酸味儿十足。现在这样的酸梅粉已经买不到了,唯一留下的就是当年酸梅粉小袋中,附带的极小极小的小勺,还有酸酸甜甜的记忆。
酸梅粉在那个年代应该是最便宜的零食了,5分钱一小袋,全国各地,各小学校门口均有销售。米云不知道为么能普及到米云居住的那个隔河渡水的村子里,普及过去了,米云也没有零花钱买这个吃,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和无奈。
酸梅粉,对于80后来说并不陌生,当时的推广范围比较广,天南地北,哪怕偏僻的小镇都有卖,可能当时的供销社还在起作用,就像现在的渠道销售商,米云居住的村子已经算比较偏僻了,三面环水,一面与湖北地带交界,行政上属于湖南,买东西都是优先去湖北那边。
酸梅粉应该是最有情怀的一种零食了,只要说起酸梅粉就会情不自禁地流口水,那时候家里普遍都穷,父母一个月能给上几毛钱零花钱那就是比较富裕的家庭了,因为当时几乎没有什么农作物能换钱,米云只记得棉花可以换钱,菜籽也可以换钱,但菜籽一般都是自家打菜籽油吃,多的菜籽才能换钱。其它农作物和稻谷很少有拿来换钱的。不过当时的稻谷就相当于是货币,可以用来兑换万物,稻谷就相当于流通的纸币和硬币了。
每当父母给了零花钱,或者在地上捡到零花钱了,首先就会考虑去买包酸梅粉解解馋,1毛钱1小袋,里面带一个小勺,吃的时候一小勺一小勺的吃,生怕一小包一下全吃完了,而且还要使劲地添干净粘在勺底上的酸梅粉,吃起来酸酸甜甜的,现在想吃到当年的那种酸梅粉几乎不可能了,原来的厂家可能早就倒闭了,现在有都是高科技产品,觉得不会吃出儿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