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上课回忆(3/7)
比较壮观的场景,米云家就在学校附近一里路,而且米云家的田地不多,都是自家人耕种,没有使唤过学生,主要是米云母亲差不多有近十年在外进修学习,不是在师范就是县城老师的进修学校,从米云三四岁进修到米云十岁左右,半脱产的进修,在村里长期任教的时间太短,米云就记得父母只教过米云一学年,还是米云上一年级的时候。米云从小到大都有参与劳动,从几岁干到二十多岁,虽然劳动不多,但基本上农村的活都干过,农具都识得,不会五谷不分。
中小学的劳动课真的是去劳动,开学第一天的劳动课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经过一个寒暑假,除了给教室大扫除外,还要给操场锄草,80和90年代之前的农村学生应该都会多少有点印象。
那个年代的农村学校都是平房,有个别校长还是热衷于修楼房,主要楼房利用率高,基本上都是土路,操场也是纯天然的土地草坪,哪有现在的什么塑胶操场之类的高级设施啊。所以每年九月开学时,操场上的草茂盛而高大,那时候学生还会从家里带铲子和铁锹去学校,初中的时候应该是学校应该会按班级分配提供铲子和铁锹,大部分都是用手拔草。班主任时老师做动员,指挥班级拔草,个同学一群,扎堆锄草和拔草,边拔草边闲话家常和打闹,初中一个年级六个班,只有初一和初二的同学出面拔草就足够了,也是浩浩荡荡的近千人劳动大军了。
一番劳动下来,同学们的手被青草汁混合着尘土染成了灰扑扑的墨绿色,虎口的位置磨去了皮,甚至指头都划出了口子,竟没觉得疼,这一手的伤像勋章一样,是同学们热爱劳动的见证。不管情愿与否,初中开学礼就是拔草,小学嘛就没那么大的规模,有草了才组织学生去拔草,小学的场地有限,拔草相对简单容易的多,同学们成群结队的在零星的几块小草间来回,不用一堂课的时间就可以完成锄草活动。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干点农活、家务活对于农家孩子来说再寻常不过了,米云都干过二十年左右的农活,只要在农村老家就免不了帮父母干农活,打水,铡地和做饭,农村的农活全部都干过一遍,就不拉出来说了,农村的几十种农活说出来也没多大意思,就是插秧割谷为主题的各种农活,保收成和收割劳动果实的一切劳动。
劳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