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6章 考试回忆(5/7)
为我们的学习带来了便利,为那几代孩子们的学习提供了帮助,功不可没。2002年以前的试卷基本上都是用的老式油墨试卷考试。
不像现在的学生,各种复习资料及考试卷子,名目繁多,五花八门,什么达标卷、冲刺卷、百分卷、小状元、秘籍卷等,不管孩子需要不需要,喜欢不喜欢,家长就是肯花钱,跑到新华书店,一切都是现成的。
那个年代的老师只能凭着一支铁笔、一张蜡纸、一管油墨、一个滚筒器,一台小不点儿油印机来完成繁琐而又艰巨的印卷子任务。米云的母亲在小学就会经常刻制油墨试卷和印刷试卷,米云就有近距离参观整个制作和印刷过程。
印卷子必须先搜集整理有关学科的备用资料,再结合本地区和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凭着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感悟,尽量使经过筛选的材料有的放矢,精准到位。
刚铁笔一支在手,一张油光光、亮闪闪、软绵绵的蜡纸平展展地横躺在四指宽带有斜纹的黑色钢板上,刻字者右手拇指和食指不紧不松地捏住铁笔的颈部,中指紧紧抵住笔头,三个指头通力协作,劲儿往一处使,像主刀大夫给病人做手术那样,一格一字,一字一格,一笔一划,一丝不苟,一字不漏,一字不差。
无论是刻方块字,还是刻仿宋体,一字字,一格格,一行行,字体端正,排列匀称。远看运笔如行云流水,龙飞凤舞;近听细微的沙沙声,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演奏家在弹拨一曲优雅的轻音乐。薄如蝉翼的蜡纸上,一字字、一行行,字迹清晰可见,线条分明,细看如平静的湖面上漾起的一层层白色涟漪。
语文试卷刻起来相对其他学科就比较费力费功夫。基础知识、古文阅读及写作部分字数较少,现代文阅读分析板块,一大段一大段的文字和标点要照搬照抄。久而久之,右手中指第一关节处磨出了厚厚的老茧,甚至弯曲变形。用钢笔和蜡纸在坚硬的钢板上刻字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硬笔书法。
“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刻字有两个注意事项:一、蜡纸拈轻怕重,着力时一定要轻重适宜。二、钢板要妥善保管,防止受潮变成“麻子脸”。有了基本功,才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印卷子时,常常把学校教工宿舍床上的被褥一卷,油印机打开平铺在木板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