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3章 秋天的记忆(3/8)
。
秋季(9月至11月),频繁南下的冷空气与实力尚在的暖湿空气相遇,锋面活动加剧产生较长时间的阴雨天气。
这就是我国华西地区,包括四川、重庆、贵州、甘肃东南部、宁夏南部、陕西南部、湖南西部、湖北西部等地特有的天气现象——华西秋雨。
华西各地并非同时进入秋雨期,秋雨空间分布不均,年际变化也较大。
华西秋雨的显著特点是降雨日数多,有时30~50天,多则近60天,平均每三天就有一两天在下雨。
1991年至2020年,四川雅安平均每年秋季雨日多达57天,占秋季总日数的六成多;四川成都和贵州贵阳的秋季雨日都为38天,占比均超四成。
湖北恩施、陕西汉中、湖南张家界、甘肃舟曲等地秋季雨日都在30天以上,占比都在三成以上,可谓“天无三日晴”。
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一句“巴山夜雨涨秋池”,道破华西地区多夜雨的特点。
农历七月,此时已进入中国时间生活历上的孟秋,即中国传统秋季的第一个月。此时长沙天气尚处于在烧烤模式中。很多时候,只要天气多变,长沙的某一天就可以体验春夏秋冬四季。
历史上的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确在农历七月,但“三伏在秋”,也就是说最热的第三伏就在立秋后。更何况,三伏后,长沙还有“二十四个秋老虎”。
白天虽炎热,但早晚却明显会感觉凉意,尤其昼夜温差已特别明显,夏夜原本露宿屋外街旁的男人们已将竹床移入房中,担心“被打露水”,新凉天气就此开启长沙秋天的明洁。长沙亦有俗语称“七月半,看牛伢子伴田坎”。
当一夜之间,长沙街头,忽然满街都传来稚嫩孩童唤出的“扯麻糖”吆喝声,这一准到了农历七月的孟秋时节,而七夕节、七月半的“鬼门关”也已临近。小孩买卖扯麻糖,也被列为初秋“长沙怪习惯”。
“扯麻糖”在长沙历来就是一种呼应节令转换的食物。扯麻糖,据说是利用夏末初秋新获谷子发芽制成麦芽糖后再加工而成。
扯麻糖应市,带有农事收获后“荐新”的意味,也表明初秋已经来临。尤其市面卖扯麻糖和卖扯麻糖的,几乎全都是蹦蹦跳跳的小孩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